古代秘籍 发表于 2020-11-27 13:47:07

宋代藏书奇谈——政权动荡之际,宋代如何用“藏书阁”巩固政权?

中国古代政权交替频繁,一个政权的出现就代表另一个政权的消失,宋代统治者为维护自己的政权,用中央管理地方的形势,维护自己的权威。战乱时期,宋代的统治者对于佛教和道教采取保护政策,在宋代寺观得到朝廷的庇护,使得宋代出现大量的藏书阁和大相国寺,在寺观中有大量的藏书,其中以佛家经典和道家经典为主,这也成了统治者管理地方的一种方式。宋代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促进了宋代传统文化的发展。宋代寺观的兴起,带动藏书阁的发展,为寒门学子提供学习机会,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藏书阁是古代藏书的一种类型。宋代统治者对佛教和道教文化极为重视,文化教育是民族发展的关键。藏书阁中的书籍主要来源是统治者的藏书、私家藏书和捐赠。https://p1-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d1fc61b82b7b4f8d82cadaf9029cf2f9?from=pc

藏书阁里的藏书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统治者亲自书写的书籍,经过后人的抄录,传到藏书阁中,以供子民学习,这种形式就是宋代统治者管理地方的一种手段,宋代寺观在各个地方都有,都是统治者修建或是地方自行修建,都是为了推行统治者对道教和佛教的政策。 另一种主要是一些孤本典籍,都有非常大的收藏价值。孤本主要以抄录为主,抄录多分,发往各个地方,这样一些经典书籍就可以在民间流传。宋代统治者提倡佛道思想,也是源于佛道思想符合当时宋代文化的发展,佛道思想主要是理学思想,在儒家思想盛行的宋代,佛道思想突破了儒家思想的限制,深入人心,寺观的藏书阁为寒门子弟考学提高了便利的条件,在宋代还是多以贫民为主,后很多寒门学子无法读书,而寺观藏书阁有大量的经典书籍,各个领域的,史料经典,孤本都有,藏书阁还为寒门学子提高学习的地方,推动力民间教育的进步,佛道思想本就是为了促进宋代文化的发展而形成的。佛教和道教的盛行,是宋代文化得以传承,寺观是统治者建立的,隶属中央政权,寺观在地方也有一定的地位,地方官员庇护着对寺观的发展,是寒门学子向往的地方。https://p3-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23981a69ec34416393ec15336c918cd2?from=pc

政权监督:宋代宫廷藏书和地方藏书的区别,及藏书在宋代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宫廷藏书是供皇帝和皇室成员们学习的地方,里面的藏书大多只有皇室成员可以观看,天下藏书都出自此处,里面的孤本典籍更是甚多,其中就有历代皇帝的生平事迹和自己撰写的诗集,都是历代皇帝必看的书籍。所谓地方藏书只是宫廷文化的一个延伸,地方的藏书阁也可以说是皇帝的藏书阁,里面所有的书籍都是宋代皇帝以赏赐的名义,分发到各个地方的藏书阁,供宋代子民学习参考。皇帝御赐之物,在各个地方传开,宋代子民们纷纷前往藏书阁进行阅读,想从书籍中揣测出皇帝的心思,皇帝御赐的书籍子民定当要用心学习,长此以往藏书阁就成了凝聚各个地方文人墨客的地方,是人人向往的地方,成了信息的集结点,各方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通过藏书阁传人皇帝的耳中,成了宋代皇帝的耳目,而书籍就成了宋代皇帝的传声筒。https://p1-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cc412a3de177400c8dbdcc22b5c1fb99?from=pc

“礼之中庸,伯阳之自然,释氏之无为,共为一家。”——《宋史》藏书阁集结了地方的各种人士,宋代皇帝也可通过藏书阁了解到地方的管理制度,藏书阁因此也就成了宋代皇帝监督地方的聚集点,是一种管理手段。藏书阁通过长时间的发展,也逐渐腐化下去,地方官员想要升官,就要通过藏书阁去传递,也就成了传声筒,就有了地方官员勾结藏书阁中的僧人道士,为官员们说话,以此谋取利益。宋代藏书阁推动了宗教信仰的发展——道教和佛教对宋代传统文化的冲击藏书阁本是历代统治者的藏书之地,世界各地的经典书籍在此都可以找到,而地方藏书阁又为道教和佛教传播教义,做出了怎么的贡献。宋代统治者提倡佛教与道教,大兴寺观。寺观的建立,出现了第一批僧人道士,在地方传播佛教思想和道教思想,出现了宗教信仰。由于僧人道士的出现,道教和佛教的思想很快就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什么道教和佛教,教义的传播对宋代文化有很大的影响。逐渐僧人道士传播的思想也就成了宋代统治者的思想,因为这些僧人道士明白,想要道教佛教的思想传播下去,文化得以传承,只有依靠宋代统治者,成为宋代统治者思想的传播者,这非常有利于宋代统治者的管理。https://p1-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70905f64b4a3425a8743fa5dafc37e66?from=pc

在利益面前,没人经得起考验,僧人道士们的出现和扩大是宋代统治者默许的,背后有强大势力的支持,使宋代僧人道士们越来越多,都成了依附于政权的傀儡,由于地方官府的庇护,使宋代寺观越来越来,也越来越奢华,成了宋代统治者在地方的政权代表,也是地方标志性的建筑。“即早辰桥、街、巷口,皆有木竹匠人,谓之杂货工匠,以至杂作人失,道士僧人,罗立会聚,后人请唤,谓之罗斋。道教和佛教的传承看似是宋代统治者推动的结果,实则是宋代传统文化所致,宋代权力是一切,所有人都是依附于政权。藏书阁建立于佛教寺院和道教宫观中 ,与地方官府有紧密联系,长时间对地方的监控,使宋代统治者放松了警惕,这也是长期逼迫所致,藏书阁是加强了宋代统治者对于地方的管理,但是仅限于管理,从藏书阁反馈上来的都是一些对政权有利,造福于百姓的事情,都是一些好的方面,反而对于宋代管理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寺观是宋代标志性的建筑,而藏书阁宋代文化传播的媒介,二者对于宋代的传播起到了什么作用?https://p3-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e2b5a32105024218aa1a992773a3db6a?from=pc

道教与佛教的盛行,也和宋代传统文化有关,古代对于宗教信仰有着极高的重视度,对僧人道士的一些话也是极为信任的,由此可见宋代宗教信仰对地方思想的渗透力,同时也反映了政权的影响力,面对政权,宗教人士只有向统治者低头,寻求统治者的庇护,才能长期的发展下去,才能够传播教义,才能让传统的道教和佛教文化传承下去。白云黄鹤道人家,一琴一剑一杯茶,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染人间桃李花。——《道情》寺观是宋代特有的标志之一,其影响力也是极高的,宋代统治者极力推行寺观的建设,在此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把寺观一下推上宋代标志性的建筑,宋代统治者对于寺观的规格和要求也是极为严格的。对于寺观的建立,宋代统治者只是一个开端,而真正的实施者是地方官员和一些僧人道士,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僧人道士会与地方官员相勾结,营造一种良好和谐的假象。对于宋代而已,寺观是宋代大的背景条件下,和封建迷信所致,在宋代统治者的大局观念下,寺观是可以推动宋代的教育和经济发展,寺观的藏书阁里的书籍,才是无价之宝,书中的知识是学不完的,在一种良好氛围中,文学风和宗教信仰相结合,形成了宋代特有的文化,也把传统的文化保留下来,为后人研究宋代文化创造了条件。对于宋代的发展而已,寺观是时代的产物,藏书阁是宋代文化传播的媒介。https://p3-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86ea4edf86bb4d199b8834437e4fb52c?from=pc

宋代寺观的兴衰只是统治者为了管理地方,把寺观当作一个传播中央思想和统治的手段,大批僧人道士的出现,表面为传播佛教、道教的思想,实则在向统治者低头,寻求统治者的保护,以此惊醒万民,彰显自己的权威。宋代寺观如此盛行是佛教思想和道教思想符合宋代的发展,在当时都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可以更好的为宋代统治者服务,以便管理。宋代统治者非常巧妙的运用寺观、藏书阁、道教和佛教之间的关系,把它们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循环,有助于统治宋代寺观是政权的象征,藏书阁是宋代统治者对地方的监督点,而僧人道士则是宋代统治者传播媒介,道教和佛教的发展,是宋代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结合,是对外来文化的保护,也是对本朝文化的一种冲击。藏书阁是天下书籍汇集之地,是文化的源泉,也是我国四大藏书之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宋代藏书奇谈——政权动荡之际,宋代如何用“藏书阁”巩固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