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世界佛教美术图说大辞典(全20册) [打印本页]

作者: 叵炳    时间: 2015-7-12 09:36
标题: 世界佛教美术图说大辞典(全20册)
中文名: 世界佛教美术图说大辞典(全20册)
作者: 星云法师 总编修
如常法师 主编
图书分类: 哲学/宗教
资源格式: PDF
版本: 扫描版
出版社: 佛光文化
书号: 9789865844004
发行时间: 2013年
地区: 台湾
语言: 繁体中文
简介:


内容介绍:

  本套辞典分类汇编各门类艺术及艺术家,按建筑、石窟、雕塑、绘画、书法、篆刻、工艺和佛教美术人物,总成八大类计二十卷册,是佛教美术的百科全书,具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一、建筑
  佛教建筑历史悠久。由印度发其端绪的佛教僧院和佛塔等建筑,伴随着佛教传入世界各地,其建筑形制融入各传播地的文化传统而发生变化,形成异彩纷呈的佛教建筑艺术面貌。建筑卷共四册,精选词目1,467条,彩色图片3,103张,收录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艺术特色的佛教建筑,包括遗址、寺院、塔、经幢等总体、单体及其装饰等。
正文之前撰有一篇〈世界佛寺建筑艺术概述〉,详细介绍佛教建筑的发展史及佛教建筑一般布局、建筑特色、艺术风格及美学特征等。正文之后附录〈佛教殿堂类型举要〉及〈佛塔类型举要〉,便于读者阅读时参考。

二、石窟
  佛教石窟因僧人的避世修行,一般选择远离人迹的绝险林泉之地依崖开窟,从而形成佛教艺术的特有形式。石窟内外开凿佛龛,雕塑佛像,绘制壁画,将经教与艺术融为一体,有佛教艺术画廊之称。石窟卷共五册,精选词目1,788条,彩色图片3,062张,收录现存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艺术特色的佛教石窟、摩崖造像以及石窟中的建筑、雕塑、壁画等。正文之前撰有一篇〈佛教石窟艺术发展的源流〉,详细介绍世界佛教石窟及摩崖艺术的发展。
正文之后附录〈佛教石窟常见洞窟形制举要〉、〈佛教石窟常见佛龛形制举要〉及〈佛教主要石窟分布示意图〉,从中可以了解佛教石窟的演变,欣赏古今世界各地石窟艺术之精华。

三、雕塑
  佛教雕塑起源于佛陀至忉利天为母说法,众弟子思念佛之圣容,印度优填王令巧匠雕造佛像,继有佛教「设像行道」的流行推广,佛教雕塑随之兴盛。
雕塑卷共四册,精选词目2,326条,彩色图片3,217张,所收作品以世界佛教寺院设像和各博物馆藏品为主,包括无佛像时期的圣物雕刻,相制规范时期的佛、菩萨、天人、护法尊像以及各地踵事增华的圣凡眷属、高僧祖师、供养人众等类的雕塑。
正文之前撰有一篇〈佛教雕塑艺术概论〉,详细介绍佛教雕塑起源与各地之流布演变及其艺术特色。正文之后附录〈台座类型举要〉、〈佛教尊像光相〉、〈佛教尊像印相〉、〈佛教造像姿势〉、〈雕塑技法专有名词〉,以方便读者了解佛教名相与雕塑之艺术表现。

四、绘画
  绘画以其便利快捷、生动直观以及表现手段多样而见长,是佛教传播过程中运用最普遍和最常见的艺术种类。绘画卷共三册,精选词目1,339条,彩色图片2,732张,收录古今重要的佛教绘画作品,包括寺院壁画、石刻线画、经版画以及收藏于世界各地博物馆的绢、纸画等,题材内容丰富,形式风格多样,如佛菩萨等尊像画、佛传图、经变图、禅画、水陆画等,其中不乏绘画史上的精品力作。
正文之前撰有一篇〈世界佛教绘画艺术概述〉,详细介绍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佛教绘画种类和风格。正文之后附录〈佛教尊像举类〉,从中可以了解佛教绘画造像的标准类型,领略古今佛教绘画艺术的风貌。

五、书法‧篆刻
  书法、篆刻卷精选词目411条,彩色图片632张,内容包括佛教写经、刻经、寺碑塔铭、戒牒、赠号敕文、印可状、法语、劝缘疏、看经榜、舍利启白文、集辞联句等内容,为近两千年间佛教书法、篆刻艺术之见证。
正文之前撰有两篇概述文字,一为〈翰墨平生作佛事〉,以述佛教书法。一为〈丹心印禅〉,以述佛教篆刻。正文之后附录〈佛教书法形态举类〉、〈汉字书体举类〉、〈书法专有名词〉及〈篆刻专有名词〉,可方便读者与正文对照。

六、工艺
  工艺卷精选词目917条,彩色图片1,394张,收录世界各地佛寺和博物馆收藏的古今佛教供具、舍利具、装藏器、曼荼罗及小型佛、菩萨像等各类精品。
正文之前撰有一篇〈佛教工艺艺术概论〉,讲述各国佛教工艺概况,透过现今留存之作,追溯佛教工艺灿烂辉煌的历史,同时反映出信仰对人类生活影响的深远程度,正文之后附录〈常见工艺技法〉及〈佛教法器举要〉,从中可以了解工艺技法之丰富和佛教用器之广泛。

七、人物
  人物卷精选词目919条,彩色图片809张,不仅收录名垂青史的名师大家,也有名不见经传的匠师百工,是古今中外佛教美术人物首度结集。
正文之前撰有〈佛教美术人物概述〉,简介从古至今佛教美术之人物及其成就贡献。

八、总索引
  总索引内容包括:词条索引、图片索引、词条汉语拼音索引、中英文人名对照表、汉藏人名对照表、中英文地名对照表、博物馆中英文对照表、佛塔寺院遗址中英文对照表、佛教石窟中英文对照表及各国历史年代表,便于读者查阅检索。







下载网址:

作者: tianxia    时间: 2016-1-21 15:38
ruheziazai
作者: qq1004491440    时间: 2016-3-9 15:53
本帖最后由 qq1004491440 于 2016-6-30 18:22 编辑

... ...
作者: xiaoshi    时间: 2016-7-29 17:46
好书我想要看看,感谢你。
作者: 天龙八部    时间: 2016-8-11 17:26

不错的赶脚…感谢分享…
作者: hu666666yu    时间: 2017-1-28 23:08
慧能大师于大梵寺讲堂中,升高座,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受(授)无相戒。其时座下僧尼道俗一万余人。韶州刺史韦醵及诸官寮三十余人,儒士(三十)余人,同请大师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刺史遂令门人法海集记,流行后伐(代)。与学道者,承此宗旨,递相传授,有所于(依)约,以为禀承,说此《坛经》。
  能大师言:“善知识!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法。”大师不语,自净其心。良久,乃言:“善知识净听,惠能慈父,本官(贯)范阳,左降迁流(岭)南,(作)新州百姓。惠能幼少,父小(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之(乏),于市买(卖)柴。忽有一客买柴,遂领(令)惠能(送)至于官店,客将柴去,惠能得钱,却向门前,忽见一客读《金刚经》,惠能一闻,心便名(明)悟。乃闻(问)客曰:‘从何处来,持此经典?’客答曰:‘我于新(按:新,当作蕲)州黄梅悬(县)东冯墓山礼拜五祖弘忍和尚,见令(今)在彼,门人有千余众。我于彼听见大师劝道俗,但特(持)《金刚经》一卷,即得见性,直了成佛。’惠能闻说,宿业有缘,便即辞亲,往黄梅冯墓山,礼拜五祖弘忍和尚。
  “弘忍和尚问惠能曰:‘汝何方人?来此山礼拜吾,汝今向吾边复求何物?’
  “惠能答曰:‘弟子是领(岭)南人,新州百姓,今古远来礼拜和尚,不求余物,唯求佛法作(作佛法)。’
  “大师遂责惠能曰:‘汝是领南人,又是葛獠,若堪作佛!’
  “惠能答曰:‘人即有南北,佛姓(性)即无南北;葛獠身与和尚不同,佛姓(性)有何差别!’
  “大师欲更共议(语?),见左右在傍边,大师更不言,遂发谴惠能,令随众作务。时有一行者,遂差惠能于碓房,踏碓八个余月。
  “五祖忽于一日唤门人尽来,门人集记(按:记,当是讫字之误),五祖曰:‘吾向与(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门人,终日供养,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汝等自姓(性若)迷,福门(安:门,疑为田字之误)何可救?汝(等)总且归房自看,有智惠者,自取本姓(性)般若知之(之知),各作一偈呈吾。吾看汝偈,若吾(悟)大意者,付汝衣法,禀为六伐(代)。火急急!’
  “门人得处分,却来各至自房,递相谓言:‘我等不须呈(澄?)心用意作偈,将呈和尚。神秀上座是教授师,秀上座得法后,自可于(依)止,请(偈)不用作。’诸人息心,尽不敢呈偈。
  “时大师堂前有三间房廊,于此廊下供养,欲画楞伽变(相),并画五祖大师传授衣法,流行后代,为记。画人卢珍看壁了,明日下手。
  “上座神秀思惟:‘诸人不呈心偈,缘我为教授师。我若不呈心偈,五祖如何得见我心中见解深浅。我将心偈上五祖呈意,即善求法,觅祖不善,却同凡心夺其圣位。若不呈心(偈),修(终)不得法。’良久思维,甚甚难难,甚甚难难(甚难,甚难)!夜至三更,不令人见,遂向南廊下中间壁上题作呈心偈,欲求于法,若五祖见偈,言此偈语,若访觅我(按:此下当有脱文。据日本兴圣寺所藏宋刻本,则谓:神秀思惟:五祖明日见偈欢喜,出见和尚,即言秀作;若言不堪,自是我迷,……),我宿业障重,不合得法,圣意难测。我心白(自)息。秀上座三更于南廊下中间壁上,秉烛题作偈,人尽不知。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神秀上座,题此偈毕,归房卧,并无人见。
  “五祖平旦,遂换(唤)卢供奉来南廊下画楞伽变(相)。五祖忽见此偈,请记(按:请记,疑为读讫之误),乃谓供奉曰:‘弘忍与供奉钱三十千,深劳远来,不画变相也。《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如流(留)此偈,令迷人诵,依此修行,不堕三恶(道);依法修行人,有大利益。’
  “大师遂唤门人尽来,焚香偈前,人(令?)众人见,皆生敬心:‘汝等尽诵此偈者,方得见性;于(依?)此修行,即不堕落。’门人尽诵,皆生敬心,唤言善哉!
  “五祖遂唤秀上座于堂内,问:‘是汝作偈否?若是汝作,应得我法。’秀上座言:‘罪过!实是神秀作,不敢求祖,愿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小智惠、识大意否?’五祖曰:‘汝作此偈,见即来(未)到,只到门前,尚未得入!凡夫于(依)此偈修行,即不堕落;作此见解,若觅无上菩提,即未可得。须入得门,见白(自)本姓(性)。汝且去,一两日来思惟,更作一偈来呈吾,若入得门,见白(自)本姓(性),当付汝衣法。’秀上座去,数日作不得。
  “有一童,于碓房边过,唱诵此偈,惠能一闻,知未见性,即识大意。能问童子(言):‘适来诵者,是何言偈?’童子答能曰:‘尔不知大师言,生死是(事)大,欲传于法,令门人等各作一偈来呈看,悟大意,即付衣法,禀为六代祖。有一上座,名神秀,忽于南廊下书无相偈一首,五祖令诸门人尽诵。悟此偈者,即见自姓(性);依此修行,即得出离。’惠能答曰:‘我此踏碓八个余月,未至堂前,望上人引惠能至南廊下,见此偈礼拜,亦愿诵取,结来生缘,愿生佛地。’童子引能至南廊下,能即礼拜此偈,为不识字,请一人读,惠(能)问(闻)已,即识大意。惠能亦作一偈,又请得一解书人,于西间壁上提(题)著,呈自本心,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识心见姓(性),即五(悟)大意。惠能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姓(性)常清静,何处有尘埃!’
  “又偈曰: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静,何处惹尘埃!’
  “院内从(徒)众,见能作此偈,尽怪。惠能却入碓房。五祖忽见惠能但(按:但,疑为偈字之误),即善知识大意,恐众人知,五祖乃谓众人曰:‘此亦未得了!’
  “五祖夜知(至?)三更,唤惠能堂内,说《金刚经》。惠能一闻,言下便伍(悟)。其夜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法及衣:‘汝为六伐(代)祖!衣将为信禀,代代相传;法以心传心,当令自悟。’五祖言:‘惠能!自古传法,气(命?)如悬丝!若住此间,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
  “能得衣法,三更发去。五祖自送能于九江驿,登时便悟。祖处分:‘汝去,努力将法向南,三年勿弘此法,难去,在后弘化,善诱迷人;若得心开,汝悟无别。’辞违已了,便发向南。
  “两月中间,至大庾岭。不知向后有数百人来,欲拟头(按:头,恐系衍文)惠能夺于法,来至半路,尽总却回,唯有一僧,姓陈,名惠顺,先是三品将军,性行粗恶,直至岭上,来趁犯著。惠能即还法衣,又不肯取:‘我故远来求法,不要其衣。’能于岭上,便传法惠顺。惠顺得闻,言下心开。能使惠顺即却向北化人来。
  “慧能来衣(依)此地,与诸官寮道俗,亦有累劫之因。教是先性(圣)所传,不是慧能自知。愿闻先性(圣)教者,各须净心,闻了愿白余(自除)迷,于先代悟。”惠能大师唤言:“善知识!菩提般若之知,世人本白(自)有之,即缘心迷,不能白(自)悟,须求大善知识,示道见性。善知识遇,悟即成智。
  “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惠为本。第一勿迷言惠定(定惠)别。定惠体一不二。即定是惠体,即惠是定用,即惠之时定在惠,即定之时惠在定。善知识!此义是(定)惠等。学道之人作意,莫言先定发惠,先惠发定,定惠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心不善,惠定(定惠)不等。心口俱善,内外一种,定惠即等。自悟修行,不在口诤,若诤先后,即是(迷)人,不断胜负。却生我法,不离四相。
  “一行三昧者,于一切时中,行、住、座(坐)、卧,常真真(行直?)心是。《净名经》云:‘真(直)心是道场,真(直)心是净土。’莫心行谄典(曲),口说法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真(直)心,非佛弟子。但行真(直)心,于一切法,无有执著,名一行三昧。迷人著法相,执一行三昧,真心(直言?)座(坐)不动,除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若如是,此法同无清(情),却是障道因缘。道顺(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住在(不住?)法即通流,住即彼(被)缚。若座(坐)不动是,维摩诘不合呵舍利弗晏座(坐)林中。善知识!又见有人教人座(坐),看心看净,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悟,变执成颠,即有数百半以如此教道者,故之(知)大错。
  “善知识!定惠犹如何等?如灯光。有灯即有光,无灯即无光,(灯)是光知(之)体,光是灯之用。(名)即有二,体无两般。此定惠法,亦复如是。
  “善知识!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明(迷)即渐劝,悟人顿修。识白(自)本(心),是(自)见本性。悟即元无善别,不悟即长劫轮回。
  “善知识!我自(此?)法门,从上已来,顿渐皆立无念无(按:无,当系为字之误)宗,无相无(按:无,当系为字之误)体,无住无(按:无字当属衍文)为本。何明(名)为(按:为,应作无)相?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不念;无住者,为人本性,念念不住。前念、念(今)念、后念,念念相读(续),无有断绝。若一念断绝,法身即是离(按:离,疑为衍文)色身。念念时中,于一切法上无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系缚。于一切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明无住为本。善知识!但离一切相,是无相。但能离相,性体清净。是(此)是以无相为体。于一切镜(境)上不染,名为无念。于自念上离镜(境),不于法上念生。莫(若?)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断即无(死),别处受生。学道者用心,莫不息(思)法意。自错尚可,更劝他人迷,不白(自)见迷,又谤经法。是以立无念为宗。即缘名(迷)人于镜(境)上有念,念上便去(起)邪见,一切尘劳妄念,从此而生。然此教门,立无念为宗,世人离见,不起于念,若无有念,无念亦不立,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离二相诸尘劳。(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自)姓(性)起念,虽即见闻觉之(知),不染万镜(境),而常白(自)在。《维摩经》云:‘外能善分别诸法相,内于第一义而不动。’
  “善知识!此法门中,座(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言动。若言看心,心元是妄,妄如幻故,无所看也。若言看净,人姓(性)本净,为妄念故,盖覆真如,离妄念,本姓(性)净。不见自性本净,心起看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故知看者,看却是妄也。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功夫,作此见者,章(障)自本性,却被净缚。若(修)不动者,(不)见一切人过患,是性不动。迷人自身不动,开口即说人是非,与道违背!看心看净,却是障道因缘!
  “今既如是,此法门中,何名座(坐)禅?此法门中,一切无碍,外于境界上念不去(起)为坐,见本姓(性)不乱为禅。何名禅定?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外若有(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内性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缘境触,触即乱,离相不乱即定。外离相即禅,内外(按:外,当属衍文)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故曰禅定。《维摩经》云:‘即是(时)豁然,还得本心。’《菩萨戒(经)》云:‘本须(源)自姓(性)清净。’善知识!见自姓(性)自净,自修自作自姓(性)法身,自行佛行,自作自成佛道。
  “善知识!总须自体,与受(授)无相戒。一时逐惠能口道,令善知识见自三身佛。于自色身,归衣(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归衣(依)千百亿化身佛;于自色身,归衣(依)当来圆满报身佛。以上三唱色身者,是舍宅,不可言归。向者三身,在自法性,世人尽有,为名(迷)不见。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色身三性(身)佛。善知识!听汝善知识说:今善知识衣(于?)自色身,见自法性有三世(身?)佛,此三身佛,从性上生。何名清净(法)身佛?善知识!世人性自本净,万法在自姓(性)。思量一切(恶)事,即行衣(于?)恶;思量一切善事,变修于善行。知如是一切法,尽在自姓(性)。自姓(性)常清净,日月常名(明),只为云覆盖,上名(明)下暗,不能了见日月西(星)辰。忽遇惠风吹散卷尽云雾,万象参(森)罗,一时皆现。世人性净,犹如清(晴?青?)天,惠如日,智如月,知惠(智慧)常名(明)。于外看敬(着境),妄念浮云盖覆,自姓(性)不能明。故遇善知识开真法,吹却名(迷)妄,内外名(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见。一切法自在(按:在,疑衍)姓(性),名为清净法身。自归衣(依)者,除不善行,是名归衣(依)。何名千百亿化身?不思量,性即空寂;思量即是自化。思量恶法,化为地狱;思量善法,化为天堂;毒害化为畜生,慈悲化为菩萨,知惠(智慧)化为上界,愚痴化为下方。自姓(性)变化甚名(多),迷人自不知见。一念善,知惠(智慧)即生。(按:兴圣寺本,此处还有‘此名自性化身。何名圆满报身?’二句)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惠(按:惠,疑衍)能灭万年愚。莫思向前,常死于后,常后念善,名为报身。一念恶,报却千年善心(亡),一念善,报却千年恶灭。无常已来后念善,名为报身。从法身思量,即是化身。念念善,即是报身。自悟自修,即名归衣(依)也。皮肉是色身,(色身)是舍宅,不在(言)归依也。但悟三身,即识大亿(意)。
  “今既自归依三身佛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大愿。善知识!一时逐惠能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边誓愿学,无上佛道誓愿成三唱。善知识!众生无边誓愿度,不是惠能度,善知识!心中众生,各于自身自姓(性)自度。何名自姓(性)自度?自色身中,邪见烦恼,愚痴名(迷)妄,自有本觉性,将正见度。既悟正见,般若之智,除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邪见(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烦恼来菩萨(提)度。如是度者,是名真度。烦恼无边誓愿断,自心除虚妄。法门无边誓愿学,学无上正法。无上佛道誓愿成,常下心行,恭敬一切,远离迷执,觉知生般若,除却迷妄,即自悟佛道成,行誓愿力。
  “今既发四弘誓愿,说与善知识无相忏悔,(灭)三世罪障。”大师言:“善知识!前念、后念及今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恶行,一时自姓(性)若除,即是忏悔。前念、后念及今念,念念(不)被愚痴染,除却从前谄诳心永断,名为自性忏。前念、后念及(今念),念念不被疽疾染,除却从前嫉垢(妒)心,自性若除即是忏。已上三唱善知识!何名忏悔?(忏)者终身不为,悔者知于前非恶业,恒不离心,诸佛前口说无益,我此法门中,永断不作,名为忏悔。
  “今既忏悔已,与善知识受(授)无相三归依戒。”大师言:“善知识!归衣(依)觉,两足尊;归衣(依)正,离欲(尊);归衣(依)净,众中尊。从今已后,称佛为师,更不归衣(依)邪名(迷)外道。愿自三宝慈悲灯名(按:灯名,当为证明之误)。善知识!惠能劝善知识归衣(依)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归依觉,邪名(迷)不生,少欲知足,离财离色,名两足尊。自心归正,念念无邪故,即无爱著,以无爱著,名离欲尊。自心归净,一切尘劳妄念,虽在自姓(性),自姓(性)不染著,名众中尊。凡夫不解,从日至日,受三归依戒。若言归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即无所归;即无所归,言却是妄。善知识!各自观察,莫错用意,经中只即言自归依佛,不言归(依)他佛,自姓(性)不归,无所依处。
  “今既归衣(依)三宝,总各各至心,与善知识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善知识!虽念不解,惠能与说,各各听!‘摩诃般若波罗蜜’者,西国梵语,唐言‘大智惠彼岸到’。此法须行,不在口念。不行,如(幻),如化;修行者,法身与佛等也。何名‘摩诃’?‘摩诃’者,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莫定(若空?)心座(坐),即落无既(记)空。(虚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何(河);一切草木、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性含万法是大,万法尽是自姓(性)见(现)。一切人及非人,恶知(之)与善,恶法、善法,尽皆不舍,不可染著,由(犹)如虚空,名之为大。此是摩诃行。迷人口念,智者心(行)。又有名(迷)人,空心不思,名之为大,此亦不是。心量大,不行是少(按:少,疑为小之误)。莫口空说,不修此行,非我弟子!
  “何名‘般若’?‘般若’是智惠。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惠,即名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心中常愚,(自言)我修般若,(般若)无形相,智惠性即是。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梵语,(唐)言‘彼岸到’。解义离生死,著竟(境)生灭去(起),如水有波浪,即是于(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承(按:承,疑衍)长流故,即名到彼岸。故名‘般(波)罗蜜’。迷人口念,智者心行。当念时有妄,有妄即非真有。念念若行,是名真有。悟此法者,悟般若法,修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法身等佛。善知识!即烦恼是菩提(按:原本提下有捉字,当系衍误)!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第一,无住、无去、无来,三世诸佛从口出,将大知(智)惠到彼岸,打破五阴烦恼尘劳,最尊、最上、第一。赞最上最上(按:两个最上,可能重复)乘法,修行定成佛。无去、无住、无来往,是定惠等,不染一切法,三世诸佛从中(出),变三毒为戒定惠。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惠。何以故?为世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般若常在,不离自姓(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莫起诳(按:据铃木校订:原本起诳,作去谁)妄,即自是真如姓(性),用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敢不舍,即见性成佛道。
  “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入般若三昧者,直修般若波罗蜜行,但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即得见性,入般若三昧。当知此人功德无量,经中分名(明)赞叹,不能具说。此是最上乘法,为大智上根人说,少根智人,若闻法,心不生信。何以故?譬如大龙,若下大雨,雨衣(于)阎浮提,如漂草叶;若下大雨,雨放(于)大海,不增不减。若大乘者,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知(智)惠观照,不假文字,譬如其雨,水不从无(天?)有,元是龙王于江海中,将身引此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一切有情无情,悉皆像(蒙)润,诸水众流,却入大海,海纳众水,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
  “少根之人,闻说此顿教,犹如大地草木根性自少(小)者,若被大雨一沃,悉皆自到(倒),不能增长,少根之人,亦复如是。有般若之智之(按:此之,疑衍),与大智之人,亦无差别。因何闻法即不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盖覆于日,不得风吹,日无能现。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有迷心,外修觅佛,来(未)悟自性,即是小根人。闻其顿教,不信(假)外修,但于自心,令自本性常起正见,烦恼尘劳众生,当时尽悟,犹如大海,纳于众流,小水大水,何为一体,即是见性。内外不住,来去自由,解除执心,通达无碍。心(能?)修此行,即与般若波罗蜜经本无差别。
  “一切经书,及(诸)文字,小大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惠性故,故然(按:然,疑衍)能建立。我(按:我,疑衍)若无智(世)人,一切万法,本无(元)不有。故知万法,本因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在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少故(小人),智为大人。问迷人(迷人问)于智者,智人与愚人说法,令使(彼)愚者悟解染(心?)解。迷人若悟解心开,与大智人无别。故知不悟,即是(按:是,疑衍)佛是众生;一念悟,即众生是佛。故知一切万法,尽在自身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姓(性)。《菩萨戒经》云:‘我本愿(元?)自姓(性)清净,识心见性,自成佛道。’(《维摩经》云:)‘即是豁然,还得本心。’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大伍(悟),顿见真如本性。是故将此教法,流行后代,今(令)学道者,顿伍(悟)菩提,令自本性顿悟。若(不)能自悟者,须觅大善知识,亦(示)道见姓(性)。何名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直是(示)正路,是大善知识;是大因缘,所为(谓)化道令得见佛(性?),一切善法,皆因大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亦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得善知识示道见性。若自悟者,不假外善知识,若取外求善知识,望得解说(脱),无有是处。识自内心善知识,即得解(脱)。若自心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即有教授,(不可得救。)汝若不得自悟,当起般若观照,刹那间,妄念俱灭,即是真正善知识,一悟即知佛也。自性心地,以智慧观照,内外名(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是解脱,既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悟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无念法者,见一切法,不著一切法,遍一切处,不著一切处,常净自性,使六贼(识?)从六门走出,于六尘中,不离不染,来去自由,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莫(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位地。
  “善知识!后伐(代)得悟(吾)法者,常见吾法身不离汝左右。善知识!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是(事)佛故、终身受持而不退者,欲入圣位。然须缚(传)受(按:受,疑作授)将(按:将,疑衍)从上已来默然而付于(按:于,疑作之)法,发大誓愿,不退菩提,即须分付。若不同见解,无有志愿,在在处处,勿妄宣传,损彼前人,究竟无益。若遇(按:遇,疑作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万劫、千生,断佛种性。”
  大师言:“善知识!听悟(吾)说《无相讼(颂)》,令汝名(迷)者罪灭,亦名《灭罪颂》。颂曰:
  “‘愚人修福不修道,谓言修福而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在(造)。若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元造(在),若解向中除罪缘,各自世(性)中真忏海(悔)。除邪行正即无罪,学道之人能自观,即与悟人同一例。大师令传此顿教,愿学之人同一体。若欲当来觅本身,三毒恶缘心中洗,努力修道莫悠悠,忽然虚度一世休。若遇大乘顿教法,虔诚合掌志心求。’”
  大师说法了,韦使君、官寮、僧众、道俗,赞言无尽,昔所未闻。
  使君礼拜,自(白)言:“和尚说法,实不思议,弟子当(今)有少疑,欲问和尚,望意和尚大慈大悲,为弟子说。”大师言:“有议(疑)即问,何须再三。”使君问:“法,可不是西国第一祖达磨祖师宗旨?”大师言:“是。”(使君问:)“弟子见说,达磨大师伐(化)梁武谛(帝),帝问达磨:‘朕一生未(已)来,造寺、布施、供养,有功德否?’达磨答言:‘并无功德!’武帝惆怅,遂谴达磨出境。未审此言,请和尚说。”六祖言:“实无功德!使君朕(按:朕,疑衍)勿疑达磨大师言。武帝著邪道,不识正法。”使君问:“何以无功德?”和尚言:“造寺、布施、供养,只是修福,不可将福以为功德;(功德)在法身,非在于福田。自性法有功德,平直是德。(内见)佛性,外行恭敬。若轻一切人,悟(吾)我不断,即自无功德。自性虚妄,法身无功德。念念德行,平等真(直?)心,德即不轻。常行于敬,自修身是功,自修身(按:身,疑衍)心是德。功德自心作,福与功德别。武帝不识正理,非祖大师有过。”
  使君礼拜,又问:“弟子见僧道俗常念阿弥大(陀)佛,愿往生西方,愿和尚说:得生彼否?望为破疑。”大师言:“使君听,惠能与说。世尊在舍卫国,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只为下根说近,说远只缘上智。人自(有?)两重(种),法无不(一),名(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生彼,悟者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使君!东方(人)但净心无罪,西方心不净有愆。迷人愿生东方、西(方)者,所在处并皆一种。心但无不净,西方去此不远;心起不净之心,念佛往生难到。除(十)恶即行十万,无八邪即过八千。但行真(直)心,到如禅(弹)指。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顿教大乘,念佛往生路遥,如何得达。”六祖言:“惠能与使君移西方刹那间,日(目?)前便到,使君愿见否?”使君礼拜:“若此得见,何须往生,愿和尚慈悲,为现西方,大善!”大师言:“唐(按:唐,疑作当?)见西方无疑。”即散。大众愕然,莫知何是。大师言:“大众作意听: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身即是城门,外有六(五?)门,内有意门。心即是地,性即是王,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是自性作,莫向身求。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是释迦,平真(直)是弥勒;人我是须弥,邪心是大海,烦恼是波浪,毒心是恶龙,尘劳是鱼鳖,虚妄即是神鬼,三毒即是地狱,愚痴即是畜生,十善即是天堂。我无人(无人我),须弥自倒;除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除,鱼龙绝。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施(放?)大智惠光明,照曜六门清净,照波(破)六欲诸天下。(自性内)照,三毒若除,地狱一时消灭,内外明彻,不异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座下问(闻)说,赞声彻天,应是迷人人(了)然便见。使君礼拜赞言:“善哉!善哉!普愿法界众生,闻者一时悟解。”
  大师言:“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寺不修,如西方心恶之人;在家若修行,如东方人修善。但愿自家修清净,即是西方。”使君问:“和尚!在家如何修?愿为指授。”大师言:“善智(知)识!惠能与道俗作《无相颂》,尽诵取,衣(依)此修行,常与惠能说(按:说,疑衍)一处无别。颂曰: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惟传顿教法,出世除邪宗。
  教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若学顿渐法,愚人不可迷。
  说即须万般,合离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惠日。
  邪来因烦恼,正来烦恼除,邪正疾(悉?)不用,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清净,起心即是妄,净性于(在)妄中,但正除三障。
  世间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现在(见自?)已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离道别觅道,觅道不见道,到头还自恼。
  若欲贪觅(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无正心,暗行不见道。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愚,若见世间非,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有罪,我非自有罪,但自去非心,打破烦恼碎。
  若欲化愚人,是须有方便,勿令破彼(彼有?)疑,即是菩提见(现)。
  法元在世间,于世出世间,勿离世间上,外求出世间。
  邪见出(是?)世间,正见出世间,邪正悉打却,(菩提性宛然。)
  此但是顿教,亦名为大乘,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大师言:“善知识!汝等尽诵取此偈,依偈修行,去惠能千里,常在能边;此不修,对面千里。各各自修,法不相持(待),众人且散,惠能归漕溪山。众生(按:生,疑衍)若有大疑,来彼山问,为汝破疑,同见佛世。”合座官寮、道俗,礼拜和尚,无不嗟叹:“善哉大悟(师?)!昔所未问(闻)。岭南有福,生佛在此,谁能得智。”一时尽散。
  大师佳(住)漕溪山、韶广二州,行化四十余年。若论门人,僧之与俗,三、五千人说不尽;若论宗指(旨),传授《坛经》以为衣(依)约。若不得《坛经》,即无禀受。须知法(去?)处、年月日、性(姓)名,遍(递)相付嘱。无《坛经》禀承,非南宗定(嫡?弟?)子也。未得禀承者,虽说顿教法,未知根本,修(终)不免诤。但得法者,只劝修行,诤是胜负之心,与道违背。
  世人尽传南宗(按:宗,疑衍)能比(北)秀、未知根本事由。且秀禅师,于南荆符(府)当阳县玉泉寺住时(持)修行;慧能大师于韶州城东三十五里漕溪山住。法即一宗,人有南比(北),因此便立南北。何以(名)渐顿?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即顿。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渐顿。
  神秀师常见人说,惠能法疾直旨(指?)路(按:路上,但有脱文)。秀师换(唤)门人志诚曰:“汝聪明多智,汝与吾至漕溪山,到惠能所,礼拜但听,莫言吾使汝来。所听德(得)音旨,记取,却来与吾说。看惠能见解,与吾谁疾迟。汝第一早来,勿令吾怪。”志诚奉使欢喜,遂半月中间,即至漕溪山,见惠能和尚,礼拜即听,不言来处。志诚闻法,言下便悟,即契本心。起立即礼拜,自(白?)言:“和尚!弟子从玉泉寺来,秀师处,不德(得)契悟,闻和尚说,便契本心,和尚慈悲,愿当散(教)示。”惠能大师曰:“汝从被(彼)来,应是油(细)作。”志诚曰:“未说时即是,说了即不是。”六祖言:“烦恼即是菩提,亦复如是。”
  大师谓志诚曰:“吾闻与(汝)禅师教人,唯传戒定惠;与(汝)和尚教人戒定惠如何?当为吾说。”志诚曰:“秀和尚言戒定惠: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惠,自净其意名为定。此即名为戒定惠。彼作如是说,不知和尚所见如何?”惠能和尚答曰:“此说不可思议,惠能所见又别。”志诚问:“何以别?”惠能答曰:“见有迟疾。”志诚请和尚说所见戒定惠。大师言:“汝听吾说,看吾所见处:心地无疑(按:疑,似衍)非自姓(性)戒,心地无乱是(按:是,疑衍)自姓(性)定,心地无痴自姓(性)惠。”惠能大师言:“汝(师)戒定惠,劝小根诸(智?)人;吾戒定惠,劝上人。得吾(悟)自(性),亦不立戒定惠。”志诚言:“请大师说,不立如何?”大师言:“自姓(性)无非、无乱、无痴,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有何可立。自姓(性)顿修,立有渐此,契以不立。(按:立有渐此,契有不立,铃木校订本作亦无渐契,所以不立。)”志诚礼拜,便不离漕溪山,即为门人,不离大师左右。
  又有一僧名法达,常诵《法华经》七年,心迷不知正法之处。经上有疑:“大师智慧广大,愿为时(决?)疑。”大师言:“法达!法即甚达,汝心不达;经上无疑。(按:铃木校订本,此处有汝心自疑四字)汝心自邪,而求正法;吾心正定,即是持经。吾一生已来,不识文字,汝将《法华经》来,对吾读一遍,吾问(闻)即之(知)。”法达取经到,对大师读一遍,六祖问(闻)已,即识佛意,便汝(与)法达说《法华经》。六祖言:“法达!《法华经》无多语,七卷尽是譬喻内(因)缘。如来广说三乘,只为世人根钝,经闻公(文分?)明,无有余乘,唯一乘佛。”大师言:“法达!汝听一佛乘,莫求二佛乘,迷却汝圣(性?)。经中何处是一佛乘,汝与(与汝)说。经云:诸佛世尊,唯汝(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以上十六字,是正法。)(此)法如何解?此法如何修?汝听吾说:人心不思本源空寂,离却邪见,即一达是(事)因缘。内外不迷,即离两边。外迷看(著)相,内迷著空,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不空迷(按:即是不空迷,铃木校订本作即是内外不迷)。吾(悟)此法,一念心开,出现于世。心开何物?开佛知见。佛犹觉也,分为四门: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开、示、悟、入。上(从?)一处入,即觉知见,见自本性,即得出世。”大师言:“法达!语(吾?)常愿一切世人,心地常自开佛知见,莫开众生知见。世人心(邪),愚迷造恶,自开众生知见;世人心正,起智慧观照,自开佛智(知)见。莫开众生智(知)见,开佛智(知)见,即出世。”大师言:“法达!此是《法华经》一乘法。向下分三,为名(迷)人故;汝但于(依?)一佛乘。”大师言:“法达!心行转《法华》,不行《法华》转;心正转《法华》,心邪《法华》转;开佛智(知)见转《法华》,开众生智(知)见《法华》转。”大师言:“努力依法修行,即是转经。”法达一闻,言下大悟,涕泪悲泣,自(白?)言:“和尚!实未僧(曾)传《法华》。七年被《法华》转,已后转《法华》,念念修行佛行。”大师言:“即佛行是佛。”其时听人,无不悟者。
  时有一僧名智常,来漕溪山,礼拜和尚,闻(问)四乘教义。智常闻(问)和尚曰:“佛说三乘,又言最上乘,弟子不解,望为敬(教?)示。”惠能大师曰:“汝自身心见(按:汝自身心见,铃木校订本作汝向自身见),莫著外法相,元无四乘法,人心不量四,等法有四乘:见闻读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衣(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幸(行?)俱备,一切无离(杂?),但离法相,作无所德(得),是最上乘。(最上)乘,是最上行义,不在口诤。汝须自修,莫问悟(吾)也。”
  又有一僧名神会,南阳人也。至曹溪山礼拜,问言:“和尚座(坐)禅,见亦不见。”大师起把,打神会三下,却问神会:“吾打汝,痛不痛?”神会答言:“亦痛亦不痛。”六祖言:“吾亦见亦不见。”神会又问大师:“何以亦见亦不见?”大师言:“吾亦见(者),常见自过患,故云亦见;亦不见者,不见天地人过罪,所以亦见亦不(见)也。汝亦痛亦不痛如何?”神会答曰:“若不痛,即同无情木石;若痛,即同凡(夫),即起于恨。”大师言:“神会向前,见不见是两边,痛(不痛)是生灭。汝自性且不见,敢来弄人。”神会礼拜,更不(敢)言。大师言:“汝心迷不见,问善知识觅路;以(汝)心悟自见,依法修行。汝自名(迷)不见自心,却来问惠能见否?吾不自知,代汝迷不得;吾若自见,代得吾迷。何不自修,问吾见吾。”神会作礼,便为门人,不离曹溪山中,常在左右。
  大师遂唤门人法海、志诚、法达、智常、志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神会,大师言:“汝等拾弟子近前,汝等不同余人,吾灭度后,汝各为一方头,吾教汝说法不离本宗。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于性相。若有人问法,出语尽双,皆取法对,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三科法门者,荫、界、入:荫,是五荫;界,是十八界;入,是十二入。何名五荫?色荫,受荫,相(想)荫,行荫,识荫是。何名十八界?六尘、六门、六识。何名十二入?外六尘,中六门。何名六尘?色、声、香、未(味)、独(触)是。何名六门?眼、耳、鼻、舌、身、意是。法性起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门、六尘。自性含万法,名为含藏识?思量即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是三六十八。由自性邪,起十八邪;含(若?)自性(正),起十八正。含(若?)恶用,即众生;善用,即佛。用油(由)何等?油(由)自性。
  “对。外境无情对有五: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暗与明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
  “语与言对、法与相对(按:铃木校订本作语言、法相对)有十二对:有为无为(对),有色无色对,有相无相对,有漏无漏对,色与空对,动与净(静)对,清与浊对,凡与性(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大大与小小对(按:若把老少与大小分开,则多出一对,为十三对),长与短对,高与下对。
  “自性居(按:居,疑衍)起用对有十九:邪与正对,痴与惠对,愚与智对,乱与定对,戒与非对,直与典(曲)对,实与虚对,险与平对,烦恼与菩提对,慈与空(害?)对,喜与嗔对,舍与铿对,进与退对,生与灭对,常与无常对,法身与色身对,化身与报身对,体与用对,性与相对,有清(情)与无亲(情?)对。(按:实为二十对。)
  “言语与法相,有十二对;内外境有无(按:似应作外境无情),五对;三身,有三对(按:似应作自性起用,有十九对)。都合成三十六对法也。此三十六对法,解用通一切经,出入即离两边。如何自性起用三十六对?共人言语,出外,于(相)离相;入内,于空离空。著空,即惟长无名(明);著相,(即)惟(长)邪见。谤法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不合言语!言语即是文字。自性上说空,正语言本性;不空,迷自惑,语言除故。(按:此上几句,恐有脱文。)暗不自暗,以名(明)故暗;暗不自暗(按:似应作明不自明),以名(明)变暗(按:似因作以暗故明)。以暗现明,来去相因。三十六对,亦复如是。”
  大师言:“十弟子!已后传法,递相教授一卷《檀(坛)经》,不失本宗。不禀授《檀(坛)经》,非我宗旨!如今得了,递代流行,得遇《檀(坛)经》者,如见吾亲授。”拾僧得教授已,写《檀(坛)经》,递伐(代)流行,得者必当见性。
  大师先天二年八月三日灭度。七月八日,唤门人告别。大师(先)天元年于革(新)州国恩寺造塔,至先天二年七月告别。大师言:“汝众近前,五(吾)至八月,欲离世间,汝等有疑早问,为外(汝?)破疑,当令迷者尽,使与(汝)安乐。吾若去后,无入(人)教与(汝)。”法海等众僧闻已,涕泪悲泣,唯有神会不动,亦不悲泣。六祖言:“神会小僧,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除(余?)者不得,数年山中,更修何道!汝今悲泣,更有阿谁忧吾不知去处在?若不知去处,终不别汝。汝等悲泣,即不知吾(去)处;若知去处,即不悲泣。性听(本)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汝等尽座(坐),吾与如(汝)一偈──《真假动净(静)偈》,与(汝)等尽诵取;见此偈意,汝(与)吾(意)同;于(依)此修行,不失宗旨。”僧众礼拜,请大师留偈,敬心受特(持)。偈曰: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衣(于)真者,是见尽非真。
  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
  有性(情?)即解动,无性(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
  若见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众(种?)。
  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若悟作此见,则是真如用。
  报诸学道者,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
  前头人相应,即共论佛语(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善(喜)。
  此教本无诤,无诤失道意,执迷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众僧既闻,识大师意,更不敢诤,依法修行,一时礼拜,即之(知)大师不永住世。上座法海向前言:“大师!大师去后,衣法当付何人?”大师言:“法即付了,汝不须问。吾灭后二十余年,邪法辽(撩?)乱,惑我宗旨,有人出来,不惜身命,第(定?)佛教是非,竖立宗旨,即是吾正法;衣不合转(传?)。汝不信,吾与诵先伐(代)五祖传衣、付法诵(颂)。若据第一祖达磨颂意,即不合传衣。听五(吾)与汝颂。”颂曰:
  第一祖达磨和尚颂曰:
  吾大(本?)来唐国,传教(教)救名清(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第二祖惠可和尚颂曰:
  本来缘有地,从地种花生,当本愿(元)无地,花从何处生。
  第三祖僧璨和尚颂曰:
  花种虽因地,地上种化(花)生,花种无性生(生性?),于地亦无生。
  第四祖道信和尚颂曰:
  花种有生性,因地种花生,先缘不合和,一切尽无生。
  第五祖弘忍和尚颂曰:
  有情来下种,无情花即生,无情又无种,心地亦无生。
  第六祖惠能和尚颂曰:
  心地含情种,法雨即花生,自吾(悟)花情种,菩提果自成。
  能大师言:“汝等听吾作二颂,取达磨和尚颂意,汝迷人依此颂修行,必当见性。”第一颂曰:
  心地邪花放,五叶逐根随,共造无明叶(业),见被叶(业)风吹。
  第二颂曰:
  心地正花放,五叶逐恨(根)随,共修般若惠,当来佛菩提。
  六祖说偈已了,放众生散,门人出外思惟,即知大师不久住世。
  六祖后至八月三日,食后,大师言:“汝等善(著?)位座(坐),五(吾)今共与(汝)等别。”法海闻(问)言:“此顿渐法传受,从上已来,至今几伐(代)?”六祖言:
  “初传受七佛,
  释迦牟尼佛第七,
  大迦叶第八,
  阿难第九,
  未(末)田地第十,
  商那和修第十一,
  优泼掬多第十二,
  提多迦第十三,
  佛陀难提第十四,
  佛陀蜜多第十五,
  胁比丘第十六,
  富那奢第十七,
  马鸣第十八,
  吡罗长(尊?)者第十九,
  龙树第二十,
  迦那提婆第二十一,
  罗喉落第二十二,
  僧伽那提第二十三,
  僧伽那(耶)舍第二十四,
  鸠摩罗驮第二十五,
  者耶多第二十六,
  婆须盘多第二十七,
  摩孥落第二十八,
  鹤勒那第二十九,
  师子比丘第三十,
  舍那婆斯第三十一,
  优婆掘第三十二,
  僧迦罗第三十三,
  须婆蜜多第三十四,
  南天竺国王子第三子菩提达磨第三十五,
  唐国僧惠可第三十六,
  僧璨第三十七,
  道信第三十八,
  弘忍第三十九,
  惠能自身当今受法第四十。”
  大师言:“今日已后,递相传授,须有依约,莫失宗旨。”
  法海又白:“大师今去,留付何法?今(令)后伐(代)人如何见佛?”六祖言:“汝听,后伐(代)迷人,但识众生,即能见佛;若不识众生,觅佛万劫,不得见也。五(吾)今教汝识众生、见佛,更留《见真佛解脱颂》,迷即不见佛,悟者即见法。”“法海愿闻,伐伐(代代)流传,世世不绝。”六祖言:“汝听,吾汝与(与汝)说,后伐(代)世人,若欲觅佛,但识佛、心、众生,即能识佛;即缘有众(生),离众生无佛、心。”
  迷即佛众生,悟即众生佛;愚痴佛众生,智惠众生佛。
  心剑(险)佛众生,平等众生佛;一生心若剑(险),佛在众生中;一念吾若平,即众生自佛。
  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
  大师言:“汝等门人好住,吾留一颂,名《自性真佛解脱颂》,后伐(代)迷人,识此颂意,即见自心自性真佛,与汝此颂,吾共汝别。”颂曰:
  真如净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真摩(魔),
  邪见之人摩(魔)在舍,正见知(之?)人佛则过,
  性众(中)邪见三毒生,即是摩(魔)王来往舍。
  正见忽则(除?)三毒生(心),摩(魔)变成佛真无假。
  化身、报身及净(法)身,三身元本是一身,
  若向身中觅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从花(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花(化)身中,
  性使花(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
  淫性本身(是)清净因,除即淫(淫即)无净法身!
  性中但自离吾(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
  今生若吾(悟)顿教法,悟即眼前见性(世)尊。
  若欲修行云觅佛,不知何处欲求真,
  若能心中自有真,有真即是成佛因,
  自不求真外觅佛,去觅总是大痴人。
  顿教法者是西流,求(救)度世人须自修,
  今保(报?)世间学道者,不于此是(见)大悠悠。
  大师说偈已了,遂告门人曰:“汝等好住,今共汝别。吾去已后,莫作世情悲泣,而受人吊门(问)、钱帛,著孝衣,即非圣法,非我弟子,如吾在日一种。一时端坐,但无动无净(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但(坦)然寂净(静),即是大道。吾去已后,但衣(依)修行,共吾在日一种;吾若在世,汝违教法,吾住无益。”大师云此语已,夜至三更,奄然迁化。大师春秋,七十有六。
  大师灭度,诸日寺内异香氤氲,经数日不散;山朋(崩)地动,林木变白,日月无光,风云失色。八月三日灭度,至十一月,迎和尚神座于漕溪山葬;在龙龛之内,白光出现,直上冲天,二日始散。韶州刺史韦处(按:处,应作醵)立碑,至今供养。

  此《坛经》,法海上座集;上座无常,付同学道祭;道祭无常,付门人悟真;悟真在岭南漕溪山法兴寺,见今传授此法。
  如付山(此?)法,须德(得)上恨(根)智,心信佛法,立大悲,持此经,以为衣(依)承,于今不绝。
  和尚本是韶州曲江悬(县)人也。如来入涅盘(磐),法教流东土,共传无住,即我心无住。此真菩萨,说真(直?)示,行实喻,唯教大智人,是旨衣(依)。凡度暂修修行行(按:修修行行,似应作修行),遭难不退,遇苦能忍,福德深厚,方授此经。如根性不堪林(材?)量,不得须求此法;达立不德(得?)者,不得妄付《坛经》。告诸同道者,今诸(令识?)蜜意。
作者: 雪是热滴    时间: 2017-2-14 11:44
真想看看啊,可惜钱不够啊。
作者: wzgg2000    时间: 2017-2-14 16:45
看看  长点见识                    
作者: tengxungongsi    时间: 2017-8-16 18:51

真想看看啊,可惜钱不够啊。




欢迎光临 (http://gudaimij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