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秀场

晒一晒 图片秀
查看: 6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辽宁省图书馆古籍善本背后的故事

[复制链接]

525

主题

1070

帖子

1070

积分

创世尊者

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

UID
1
精华
2
2147407596
贡献
761
银币
50354
在线时间
38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1-23

在线时间富甲天下论坛创始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6 13:43: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于广大爱书人、藏书人来说,古籍善本可谓书中明珠。不过目前市面上,早已寻觅不到传说中的明版书、元刻本,更别提传说中价值千金的宋版书了。在沈阳,在我们身边,就有一座古籍宝库,那就是辽宁省图书馆。古籍藏书是辽宁省图书馆的基础藏书之一,那里的古籍图书藏书总量为56万册,其中善本古籍12万多册,与国内其他大型图书馆相比毫不逊色。
这些书或是由著者后人一直保存,或者在藏书家们手中数世流转,它们经历过战乱,也曾被藏在木箱中难见天日,但书香一脉,最终悠悠传承了下来。
命运多舛的蒲氏“聊斋”原稿
《画皮》《婴宁》《促织》《崂山道士》……从孩童时起,我们大多听过《聊斋志异》中的这些故事。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当年蒲松龄手书《聊斋志异》半部原稿就藏在辽宁省图书馆。从康熙十八年(1679)蒲松龄为自己作成的狐鬼小说初步结集,定名《聊斋志异》起至今,300多年间,这半部原稿身上,发生了许多故事。
相传原稿最初分装为十二册,并没有正式刊印,而是同蒲松龄的其他手稿一起,被后人藏在山东淄川城内玉英街蒲氏家祠。人们所阅读到的,只有大家传抄的几部分内容。清同治年间,山东大旱,蒲氏七世孙蒲价人携家眷远走东北,来到沈阳,随身便携带了《聊斋志异》的原稿及蒲松龄的其他几部手迹。蒲价人粗通占卜之道,来到沈阳后,在城里摆了个卦摊,时间长了,卦摊的生意竟然很好,蒲价人也因此小有积蓄。光绪初年,他将《聊斋志异》原稿重新装裱,原稿也由最初的十二册改装为两函八册。
后来,装订后的原稿出借后佚失半部,它及蒲松龄另一部手稿《聊斋杂记》一直藏在西丰,由蒲氏后人蒲文珊保存。1947年,西丰土改,蒲文珊部分家产被封存,《聊斋志异》原稿也在里面。当年土改工作队负责人刘伯涛无意中发现了这半部原稿,他看原稿用几种字体抄写,又有红笔圈点,认为可能是珍本,连忙抢救出来。蒲文珊十分激动,回想手稿收藏的艰难坎坷,决定将手稿捐献给国家。
这半部原稿的鉴定过程也很有趣。1951年春,鉴赏家杨仁恺受命鉴定这半部《聊斋志异》手稿,他花费3个月的时间对这半部书稿逐字逐句校勘,收集了很多资料及旁证。因为原稿存在着两种笔体,有人质疑它也是手抄本,经过仔细甄别鉴定,杨仁恺认为,《聊斋志异》半部原稿中,有30篇文章是蒲松龄的学生等别人代抄的。从代抄的30篇文章分析,首先,有了初稿本之后,才能委托他人代抄;其次,代抄文章中的段落均有蒲松龄较大的删改,而蒲松龄本人手写的“仇大娘”、“王成”、“促织”等篇章,则发现错字、错句便随手修改,不像勘校他人代抄文章时那样,较大幅度地删改;第三,《聊斋志异》原稿中有两卷同时有文章“猪婆龙”,以致蒲松龄在后一篇的“猪婆龙”首尾画上勾销符号,并写上一个“重”字。再有“海大鱼”一篇,上下也有墨笔勾销符号,可能是蒲松龄在最后勘校时认为,该故事内容不够充实,或者因为其他缘故,决定将该文章删除。
现存《聊斋志异》半部原稿,由竹纸抄写,除卷前三篇序文外,收文234篇,经鉴定,这半部原稿系全部八册原稿中的一、三、四、七册,其中30篇分别为他人代抄外,其余篇目均系蒲氏手迹。
沈阳与东北
让我们共同关注、深度寻访那些沈城中现在或曾经冠以“东北”名头的重要文化存在。
分离后又重聚的伪皇宫善本书
辽宁省图书馆还藏有一批珍贵的善本书,它们来自原长春伪皇宫。
当年,溥仪退位后,以继续留居故宫之便,假借赏赐其弟溥杰为名,把故宫所存大量善本书盗运至天津。据说溥仪在天津的静园共有善本书35箱,箱高二尺多、长二尺多,宽一尺多。日本帝国主义在长春扶持溥仪建立伪满洲国后,溥仪在天津收藏的图书文物也运到长春,里面就包括这35箱善本书。这些书被存放在伪皇宫东院的藏书楼里。
1945年8月12日,在日本投降前夕,溥仪乘火车逃离长春,这些善本书并没有被他一并带走。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进入长春,发现了这批古书。东北局的相关领导决定用马车将这批书全部运走,最后由东北图书馆筹备处保存。
长春伪皇宫的另一部分善本书保存在沈阳,共92部。1947年下半年,国民党政府将沈阳的重要图书档案急速南运,这92部善本书运到北平,没有再南下。1949年3月北平解放,东北文物保管委员会派人将这批图书档案文物运回沈阳,这些分散多年的善本书终于汇集,统藏于东北图书馆。
一页宋版一两黄金
我国的雕版印刷,从唐初贞观年间出现,到宋代达到顶峰。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图书流布于市,《清明上河图》就描绘有当时的刻印售卖书籍的“书坊”。到了明代,钱塘学者高濂说宋代雕版印刷的书籍,雕刻精良,校对严密,书写肥细有致,印刷清晰明朗,“故以宋刻为善”。明崇祯年间,著名的刻书印刷和藏书家毛晋,曾公开挂牌收购宋版书。他那时收购宋版书,不是按册,而是按页论价。而坊间早就有“一页宋版,一两黄金”的说法。
省图所藏宋刻本古籍,除了著名的《抱朴子内篇》外,《续资治通鉴长编》也值得一说。这部书108卷,宋李焘撰,宋刻本。北宋年间,司马光编成《资治通鉴》,对后世影响很大,而《资治通鉴》续作仿作也陆续面世,李焘的这部书便是《资治通鉴》的续作,完整记录了北宋的史实。
《长编》书成后,除缮写本藏于秘书省之外,还有刻本流传。其中除流传的七朝本《长编》外,现在国内外还保存三部宋刻五朝本《长编》。辽宁省图书馆的藏本《续资治通鉴长编》就是其中之一。
《广雅疏证》稿本弥足珍贵
在古籍善本中,已经写定尚未刊印的书稿,称为稿本,向为藏书家珍爱。
《广雅疏证》十卷,清王念孙撰,嘉庆元年家刻本。《广雅》,三国魏张揖撰,是一部较早的训诂著作,但其中有许多疏漏,所以王念孙的《广雅疏证》成为一部系统整理、阐述《广雅》的著作。全书刻成之后,王念孙感到仍有不足,便同儿子王引之一起,在完成的刻本上删改,并随时将补正的文字用朱墨写成纸条粘在书眉处。据推断,王氏父子这么做是想定稿后再重新刊刻,但这部加了补正的书并没有刻成,全书虽未刻本,却有了稿本的价值。
后来,这部书流传到清河汪氏手中,再又归辽阳黄海长所有,光绪年间,黄海长汇聚书中的纸条,写为一卷,名《广雅疏证补正》,刊刻印行,但只印了20部,所刻的书版就毁于战乱,而因缘际会之下,最终王念孙的稿本为辽宁省图书馆所藏。

本帖的地址:http://gudaimiji.com/thread-46823-1-1.html

5000G本古籍古书资料打包提取 https://pan.baidu.com/s/14d--jAK0Sh_npVInyYZxmQ 提取码: mawx


2、梅花易数紫微斗数奇门遁甲易经易学六爻占卜算命看相法术奇门大六壬。

3、风水大师家居风水阴宅风水寻龙点穴阳宅风水风水墓葬建筑风水分金定位风水玄学。

4、中医古籍中医针灸中医穴位中医脉学中医方剂中医医案中药本草中医经方中医秘方。

5、道家珍藏道家功法道家丹道道家法术道家符咒 道家养生道藏双休道家修真道家卜算。

6、古籍藏书古籍医藏古籍儒藏古籍集藏古籍诗藏古籍佛藏古籍子藏古籍史藏古籍道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Copyright © 2001-2012 | 古秘籍网  版权所有 ( 浙ICP备15016833号-2 ) | GMT+8, 2024-11-13 02: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