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秀场

晒一晒 图片秀
查看: 6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古籍图书的收藏与利用

[复制链接]

525

主题

1070

帖子

1070

积分

创世尊者

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

UID
1
精华
2
2147407596
贡献
761
银币
50354
在线时间
38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1-23

在线时间富甲天下论坛创始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9 12:25: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为国家图书馆的古籍馆,我们有着保护与传承物质文化的责任。如何处理好收藏与利用的关系,充分利用馆藏的优势,使古籍在中国这一特有的文化载体得到传承和发展,是摆在我们从事古籍阅览工作的人们的面前,一个既现实,又需要面对的一个课题。作为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的工作人员,从目前工作的角度,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1.古籍馆库房藏书的情况
古籍馆的库房收藏有明代中后期至1911年以前书写、刊印的古籍文献,同时也收藏了1911年以后出版的具有古典装帧形式,反映中国古代文化内容的线状书及少量的平装书,藏书的总量约150万册件。从版本方面看有稿本、抄本、活字本、石印本、影印本,其中抄本、稿本也占了不小的比例,以“目录门”图书为例3747部15406册,抄本、稿本就占了三分之一。其中不乏明清两代的孤本、善本。在普通古籍藏书当中,有不少是著名藏书家和知名学者的用书。如清李慈铭困学楼的藏书,姚慰祖父子两代人的藏书,延古堂李氏、天津积学斋徐氏、镇海张氏约园、宜都杨守敬飞青阁、长州章钰算鹤量鲸室以及现代郑振铎西谛先生、陈垣先生、贺孔才和李棪的藏书。
从古籍馆的藏书内容看,包含有经、史、子、集、诗赋、铭、箴、天文、医卜、释道、经济、技艺等;品种繁多,内容丰富,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个个反方面,而且自成体系。比较珍贵的图籍有:清康熙年刻彩绘本《耕织图》、我国最早记载巴黎公社的清末铁岭张德彝的《航海述奇》、存世仅一部的民国刻蓝印暨抄校付刻底本合璧的《补南齐书经籍志》等;其中所藏大批清中后期及民国时期的档案资料,人物传记,墓志铭、文集、戏曲唱本,契约文书等,都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珍贵资料;另外普通古籍藏书除朝鲜以外、还有纽约、新加坡、巴黎、越南和意大利、巴黎、越南和意大利纳玻里等地印制的中文古籍,它们反映了历史文化潮流的一个侧面。
2.古籍图书的利用
古籍图书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承载着人类的思想、智慧、历史和创造,是伟大文明的一部分,担负着国家、民族传承文明与凝聚精神的使命。但纸质文献的特点决定了它与其它文献相比更易损毁,使其保存完好,流传永久也是我们当代人的责任。古籍阅览室在对古籍的管理方面,有着自己特殊的地方,古籍文献的载体都是有机物易老化,加上年代久远历经风化、虫蛀等,给书的保存带来很大的困难,由于古籍具有不可再生性,古籍阅览室制定一些有别于其他图书阅览的规章制度。
2.1 古籍文献载体采用闭架管理。
2.2 由于载体形态的特殊性,(信札、手稿、地契)不对外开放,确有需要查阅者,等待审核批准后方可取出。
2.3 抄、稿、本凭介绍信借阅,其他藏品凭阅览证借阅。
现今古籍馆的书库所收藏的古籍图书,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未设任何门槛。经过几年古籍馆同仁的共同努力,古籍馆库内的古籍图书的数据已经全部上网,提供读者进行检索。开放的管理,便利的检索,使阅读古籍图书的读者群体不断扩大,成倍的增长。自2011年起仅上半年,读者流通就高达近万人次,图书流通册书4万余册,代检课题累计56次,一般性读者询问高达5000余次,特别是读者群体中显示的不确定及强烈的个性化色彩,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古籍馆的古籍读者群,现在有两部分读者的人数越来越多,一部分是从普通读者群体中分化出来的,另一部分原来虽然阅读古籍但并不以阅读古籍为主,如古籍馆古籍阅览室出现的老年读者群、女性读者群等。这两部分读者人数的变化既是目前古籍读者的现实情况,也反映着古籍读者的某些变化趋势。据几年前国家图书馆《对古籍读者的调查分析》中的资料,51岁至60岁以上的读者约占66%,31岁至59岁的读者约占28%,20岁至30岁的约占6%,可见古籍读者群多由老龄读者构成。但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意识到,未来古籍读者必将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因为随着文化结构的需求日益增高,按现状分析预测,以浏览古籍为目的的老年读者群将不再占有优势和多数,特别是近年来到古籍馆来的中青年的读者日益增多,用以研究利用古籍为目的的中青年将不断增长,显示出读者群体的不确定的因素。读者索取文献的内容,从历史、哲学、文学,到自然科学,由过去受到关注的奏章、墓志铭、契约,到现在也备受关注的七巧板、蟋蟀志等,读者的阅读领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专业化了显示出强烈的人文化、个性化的趋势。在现实工作中我们认识到阅读领域的变化反映的就是读者需求的多样化,而且还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对于图书馆的要求也不再是一般的文献提供,还希望图书馆通过工作人员的深层次服务,对文献及其信息进行多样化、多层次的整理与揭示,真正实现对文献信息的导引和导航目的。这些深化了的信息需要,显然也包含了十分丰富的个性化要求。我们只有满足了读者的这些多样化的个性要求,才可能去延深个性化、人文化的服务。
面对上述的现实,我们注意加强了两方面的工作,在加强辅导工作的同时,走出去主动为读者提供更加灵活的服务。这里网络信息的出现,使业务辅导工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已经由过去图书馆员利用卡片辅导读者查找文献资料等传统方式,演变为直接指导读者学会利用图书馆,提高获取、处理文献信息的能力。这里加强对读者的辅导很重要,图书馆除了采用办班、讲座等形式,提高读者对网络知识及古籍文献知识的了解和运用,大量的日常的工作则需要图书馆员针对读者的需求而进行面对面的个别辅导,工作人员主动为读者查询,帮助读者查找他们所需资料,走出出纳台,在巡视时主动为读者提供服务。我们有过这样的体会,巡视时,读者向图书馆员提问的频率明显高于服务台内,这就是说图书馆员经常巡视可以极大的方便读者。虽然只是一里(出纳台里)、一外(阅览巡视),反映出的则是两种不同的服务理念与服务效果,即传统的、被动的服务,与现代的、主动的人性化的服务。
图书馆所服务的读者是有着千差万别需求的众多个体,我们本着“人本化”原则,加大力度开发个性化服务。工作中我们体会到个性化服务是基于对读者信息使用习惯、偏好、特点的研究,向用户提供满足其各种个性化需求的一种服务。如果说以往的个性化服务主要是为读者提供不同的文献,现代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则更多的指利用各种不同方式,在保证读者个人信息隐密性的前提下,为其提供更便捷、更深层的信息。图书馆要通过为读者建立不同的代码、账户或网页等方式,及时了解读者的需求并反馈信息,实现读者与图书馆网上交互功能。从提供固定、有形的信息单元为核心,到更多的直接对读者进行信息感知、分析、重组、传递、应用的全过程及其多样化需求的服务。
我们认为,信息需求结构向电子化和网络化发展的趋势,要求图书馆将其信息服务的侧重点放在提供增值信息服务方面。以前主要是提供信息线索、文献书目或信息参考数据服务,而现在我们要侧重进行文献信息内涵的二次开发,从中提炼出有关读者研究、开发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及创新思路。这虽然主要是针对那些专门的研究人员提供高层次的专题服务项目,对特定的课题研究提供信息,但其意义更大,难度也更高,因而也更应该引起重视。我们可以根据读者所承担的研究与开发项目,在文献数据库和网络中搜取相关知识信息,分析各方面主题关联,将检索、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创新和组合,提供给读者以一个深层次的咨询服务。
所以,个性化服务体现在服务时空的个性化,就是在用户希望的时间和地点得到服务;体现在服务方式的个性化,就是根据用户个人偏好提供服务;体现在服务内容的个性化,则是用户各取所需,不再千篇一律。
3.古籍馆古籍书库的历史回顾与现状
建国后古籍馆历经了两次大的修缮,使古籍馆的藏书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与古籍图书利用的情形相比,目前古籍馆对古籍图书的保护,仍不容乐观。
3.1 库房现状:分前库中库、后一、后二四个区域,前中库安装有中央空调,后一后二库房空调单独开放;库房没有湿度调节措施。
3.2 古籍馆库房建后先后历经了两次大的修缮。
1997年到2000年间,国家拨巨款对古籍馆的主楼进行维修,这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维修。当时主要是对楼体进行防震加固,杜绝了漏雨现象,库房的藏书环境也得到了一定改造,各层库房安装了空调,上下层楼梯和上下曾书架做了防火隔断,东西窗户安上了窗帘,避免阳光的直射。古籍馆的维修至今已经过去了九个年头了,尽管当时古籍的收藏环境有了一定的改进,但是今天来看,与古籍对环境的现实要求,仍有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库房不密封,中央空调性能不稳,没有空气净化,湿度调节手段等,库内各个方位的,温湿度测量仪的测试指标显示,与古籍存放所需的温度、湿度相差甚远。
3.3 2009年到2010年古籍馆库房历经了第二次修善,这次修善从根本上解决了这样几个问题:库房的切分多个区域,一旦有险情发生个个区域能自动隔离;库房的342个铸铁窗户从里面用塑钢窗进行了密封;减少了灰尘的污染;安装了自动的灭火,防水设备极大的提高了库房的安全系数;藏书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存在的问题;空气净化、湿度的调节仍有待解决。
4.几点思考
我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和积累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形成了丰富的古籍文献。经过千百万年世世代代的悉心传承,这些古迹已经具有了文物的属性和价值。不仅如此,数以千百万册的古籍文献在相当程度上代表着一个时代曾达到过的智慧高度,保存着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是一个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的见证。关注、阅读它不仅是对前人的文化负责,更是我们和后代继往开来过程中所必需依仗的评借和前提。古籍已经成为无法用经济来衡量的重要文化遗产。中国的古代藏书楼对图书的保护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现在更应该珍惜和保护这些珍贵古籍。而在提供读者阅览的过程中,为了保护其不被损毁和遗失,不能买卖、借出、撕毁、批改,不能无数次的复制与拍照,甚至连多次的借阅和翻动都令人不忍心。但一般来说大部分读者都希望直接看到古籍原件,从而使古籍保护与个性化阅读成了一对天生的矛盾。
4.1 加强古籍的修复,是解决古籍保护与个性化阅读矛盾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目前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工作的任务重、工序多、操作复杂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相信,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工作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会越来越趋于完善,其展示的社会价值及现实意义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图书馆的修复工作一定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4.2 加快古籍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及制作胶卷与光盘。
目前国家已经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古籍数字化不仅极大的满足了广大古籍读者阅读的要求,同时也非常利于古籍的保护,从这种意义上讲,古籍数字化是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国家图书馆已经有数字化的拓片4万多张,公众可以免费使用。馆藏的所有西夏文献也已经数字化了,敦煌文献作为国际合作项目目前正在做。2000多种地方志也已经数字化了,也在网上公开使用。
4.3 加强与出版社的合作:将古典文学重新印刷,让古老的书籍以新的面貌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大量的影印、重印、缩微了许多古代文献,展。大量的翻刻、重印、影印、缩微扩大了读者的选书范围,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做到尽量避免使用原版书,使原版书得以有效的保存。
目前来说,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以尽可能的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应该是比较符合实际的最有效办法。比如,古籍阅览室目前采用的是开、闭架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一部分影印古籍由读者自取,古籍原件则由图书馆员代取。阅览中常遇到的问题是,有些读者在开架阅览室当天找到的图书第二天来到后再找,不好找或往往找不到;闭架提取的图书,也经常碰到“该书有人看”或“图书破损,需要修补或装订”等问题,常使读者对所需要的图书,面临不能连续或及时阅览的尴尬局面,这是进行专题学习的读者最怕遇到的问题。我们认为,这些问题也正是读者需要图书馆员进行人性化服务的条件。我们每天除了将读者还回的图书准确的归位,对架内的图书也要不间断地进行整理,使图书保持稳定的排架,以便于读者的索取。图书馆员还要积极的协助读者查找图书,必要时向读者推荐内容大致相同的图书,以解决读者的燃眉之急。我们对闭架阅览部分则采用预留、预约等方式,将读者所需要的图书留存下来,以备读者到馆后来时直接索取。对于图书破损需要修补、装订而不能及时提供读者阅览的图书,则除了尽可能提供相近文献外,也可以请读者留下联系方式,待图书修好后,及时通知读者前来阅览。总之,图书馆馆员要根据读者需求,积极开展多样性的服务,把古籍图书的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尽量化解到最小。

本帖的地址:http://gudaimiji.com/thread-46832-1-1.html

5000G本古籍古书资料打包提取 https://pan.baidu.com/s/14d--jAK0Sh_npVInyYZxmQ 提取码: mawx


2、梅花易数紫微斗数奇门遁甲易经易学六爻占卜算命看相法术奇门大六壬。

3、风水大师家居风水阴宅风水寻龙点穴阳宅风水风水墓葬建筑风水分金定位风水玄学。

4、中医古籍中医针灸中医穴位中医脉学中医方剂中医医案中药本草中医经方中医秘方。

5、道家珍藏道家功法道家丹道道家法术道家符咒 道家养生道藏双休道家修真道家卜算。

6、古籍藏书古籍医藏古籍儒藏古籍集藏古籍诗藏古籍佛藏古籍子藏古籍史藏古籍道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Copyright © 2001-2012 | 古秘籍网  版权所有 ( 浙ICP备15016833号-2 ) | GMT+8, 2024-12-22 15:0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