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两本书,曾被视为天书。一是《黄帝阴符经》,一是《黄石公素书》。其中《黄帝阴符经》又称《阴符经》,与后来的老子的《道德经》为道学的双璧,是值得研究探讨的一部思想哲学文化极品之作。 《黄帝阴符经》作者传说是轩辕黄帝,历史上有太公、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李淳风、李筌、李治、李鉴、李锐、杨晟等都作过注解,《四库全书》中有所收集。《黄帝阴符经》共四百余字,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内容是阐述天道与人事的关系。中篇主要内容是论述富国安民的道理。下篇主要内容是论兵法战术的。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佛家有五千余字的《金刚经》,有不到三百字的《心经》;道家同样有五千余字的《道德经》,以及这部三百余字的《黄帝阴符经》。佛家言破相之空性,《金刚经》则正讲破相,《心经》则正言空性;道家言阴阳之圆境,阴阳为刚柔,《道德经》则正是至阴至柔,《黄帝阴符经》则正是至阳至刚。从这个不知是否巧合的现象里,我们也可感受到《黄帝阴符经》的地位和分量。着眼点不在玄虚奥妙,而是强调道机的可察可见,以及人能够和要去把握和掌控,认为这才是高人的修炼。至于“阴符”二字,阴是说大道玄隐,符是说大道机显,是道机暗合道体的意思。 原文上篇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五贼在心,施行于天。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 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 地发杀机,龙蛇起陆; 人发杀机,天地反覆; 天人合发,万变定基。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 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火生于木,祸发必克; 奸生于国,时动必溃。 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中篇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 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 故曰食其时,百骸理; 动其机,万化安。 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 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 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下篇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 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 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 禽之制在气。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 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期其圣,我以不期其圣。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 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 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近乎象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