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秀场

晒一晒 图片秀
查看: 6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籍毁损、淆乱原因浅析

[复制链接]

525

主题

1070

帖子

1070

积分

创世尊者

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

UID
1
精华
2
2147407596
贡献
761
银币
50354
在线时间
38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1-23

在线时间富甲天下论坛创始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8-10 15:06: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国古籍之多,浩如烟海。而古籍中存在的毁损、淆乱现象之复杂,难以形容。戴震以《永乐大典》所引《水经注》校对近刻本,发现近刻本缺漏者2128字,妄增者1448字,臆改者3715字。近人章钰以宋本及他本《资治通鉴》校清代胡克家翻刻的元刊胡三省注本,得胡刻本脱、误、衍、倒四者盖在万字以上,其中脱文2520余字,关系史实尤大。笔者在考察古书毁损淆乱现象的基础上,寻究出下列原因。
一、天灾兵燹
《隋书·牛弘传》记载,隋文帝开皇初,秘书监牛弘上书建言广开献书之路时,曾列举从秦朝到晋、宋,书籍因自然侵害和战争因素而遭受的五次灾厄:“及秦皇驭宇,吞灭诸侯,任用威力,事不师古,始下焚书之令,行偶语之刑。先王坟籍,扫地皆尽。……此则书之一厄也。汉兴,改秦之弊,敦尚儒术,建藏书之策,置校书之官,……汉之典文,于斯为盛。及王莽之末,长安兵起,宫室图书,并从焚烬。此则书之二厄也。光武嗣兴,尤重经诰,未及下车,先求文雅。于是鸿生巨儒,继踵而集,怀经负帙,不远斯至。……及孝献移都,吏民扰乱,图书缣帛,皆取为帷囊。所收而西,载七十余乘。属西京大乱,一时燔荡。此则书之三厄也。魏文代汉,更集经典,皆藏在秘书、内外三阁,遣秘书郎郑默删定旧文。时之论者,美其硃紫有别。晋氏承之,文籍尤广。……属刘、石凭陵,京华覆灭,朝章国典,从而失坠。此则书之四厄也。永嘉之后,……晋、宋之际,学艺为多,齐、梁之间,经史弥盛。……及侯景渡江,破灭梁室,秘省经籍,虽从兵火,其文德殿内书史,宛然犹存。萧绎据有江陵,遣将破平侯景。
收文德之书,及公私典籍,重本七万余卷,悉送荆州。故江表图书,因斯尽萃于绎矣。及周师入郢,绎悉焚之于外城,所收十才一二。此则书之五厄也。” 这些厄难,使文献典籍大部分毁失,残留的一些亦凌乱不堪,不经整理,难以卒读。
二、政治使然
古代统治者为了政权的巩固,控制舆论,障人耳目,往往从文献入手,大肆禁毁。如秦始皇听信李斯谏言,欲堵儒生之口,焚书坑儒。焚余之儒经散乱,造成今古文篇章文字的极大差异,导致学术界经久难息的今古文之争。
唐、五代图书除毁于战火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毁于禁令。《唐律疏议》卷九《职志》中明确规定:“诸玄象、器物、天文、图书、谶书、兵书、七曜历、《太一》、《雷公式》,私家不得有,违者徒二年。私习天文者亦同。”宋代太宗、真宗也曾相继下禁书诏令,禁止阅读和收藏天文、相术、六壬、遁甲、三命及阴阳书。乾隆帝下诏编纂《四库全书》时,严令编纂官员对图书认真审查,凡遇有“违碍”(对清统治者不利)之作,便大肆焚毁或窜改,致使数千种古籍面目全非。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他们却不但捣乱了古书的格式,还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内廷;还颁之文风颇盛之处……掩盖了历史的真实面貌。”
在封建时代,王权威严,文献典籍往往迫于政治压力被删改,否则著者可能招致杀身之祸。明太祖开国之初就大兴文字狱,如浙江府学教授林元亮替人写《谢增俸表》,中有“作则垂宪”句;北平府学训导赵伯宁替人作《万寿表》,中有“垂子孙而作则”句(“则”与“贼”同音),明太祖认为是骂他做过贼,对著者一概处死。
清代对文献的禁毁更是超越前代,单是康熙年间就出现了庄廷鑨《明书》案、戴名世《南山集》案、方孝标《滇遊纪闻》案等。清翰林官徐骏在给雍正的奏章里把“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字,雍正帝见了,马上把徐骏革职。后来再派人一查,在徐骏的诗集里找出了两句诗:“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遂牵强附会,说“清风”是指清朝,这一来,徐骏犯了诽谤朝廷的罪,把性命也丢掉了。
三、避讳
陈垣先生在《史讳举例》中讲到:“民国以前,凡文字上不得直书当代君主或所尊之名,必须用其他方法以避之,是之谓避讳。避讳为中国特有之风俗,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其历史二千年。”
朝代不同,所避之字不同,要求宽严不同。以避讳之风最盛的宋为例,为避宋钦宗赵桓讳,有桓、恒、完、莞、纨、丸、院、皖、垣等四十九字不得用;为避宋高宗赵构的讳,竟有句、苟、垢、诟、购、够、姤等五十五字不能用!王利器在《杜集校文释例》四十三《清人避讳改字》中说:“宋本卷十六《有感五首》之五‘胡灭人还乱’,玉句草堂本作‘盗灭人还乱’,此清人避讳改字也。……宋本卷第七《八哀诗》之三《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胡骑忽纵横’,《全唐诗》胡骑改贼骑;……同一胡字,恣意改之,竟一为寇,一为贼,一为边也”。因为清朝统治者为少数民族,忌“胡”字,当时的文献资料只得更换字眼。类似的还有“明、虏、夷狄”等字。这么一改,既失原义,又失原本面貌,造成众本文字上的差异。
避讳改字,遍及经史子集。改经的如唐石经中的“洩洩其羽,桑者洩洩兮,无然洩洩,是絏袢也,俾民忧洩”,洩本为泄,因唐太宗名字避世旁,因而改之。改史的如《后汉书·儒林传》“孔僖因读吴王夫差时事,废书叹曰:‘若是所谓画龙不成,反为狗者’”,狗本应为虎,是后人为避李渊祖父李虎的讳,窜改孔氏之语。再如李白《送韩侍御之广德》诗“昔日绣衣何足荣,今宵贳酒与君倾。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泉明实际上是渊明,是为避李渊讳而改。
避讳这种中国“特产”给文献典籍带来的淆乱,主要表现在文字方面,造成的混乱程度较其他原因为重。
四、作伪
顾炎武在《日知录》卷二中讲:“古人好以己之著书假作他人,今人好以他人之书假作自己。”作伪有三种目的,或是为了牟取利禄,或是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或是借助古代名人以抬高本身、本派的身价。
作伪的方式有:1.伪造佚书。如汉成帝时张霸伪造“百二篇”,冒充《古文尚书》,藉此捞取利禄,被汉成帝用为博士。2.假托撰人。如《本草》托之神农,《内经》托之黄帝,纬书多托名孔子,占卜书多托东方朔、郭璞,凭此抬高身价,以期广为流传。3.改头换面。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七说:“明人刻书有一种恶习,往往刻一书而改头换面,节删易名。如唐刘肃《大唐新语》,冯梦桢刻本改为《唐世说新语》。”
梁启超在《古书真伪及其年代》中对伪书的种类归纳为10条:1、全部伪;2、一部分伪;3、本无其书而伪;4、曾有其书,因佚而伪;5、内容不尽伪而书名伪;6、内容不尽伪而书名人名伪;7、内容、书名不尽伪而人名伪;8、盗袭割裂旧书而伪;9、伪后出伪;10、伪中益伪。
由此可见,作伪导致的不只是文字错误,更为严重的是整部书、整篇文章以及书名、作者名的混乱。张之洞曾讲:“一分真伪,而古书去其半”,此说虽有些夸大,却也一语道破伪书给古籍带来的严重后果。
五、刻印、校点、注释致误
古籍在传抄、刻印、校点、注释过程中造成的淆乱,涉及面最广,情况也最为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抄误。在雕版印刷技术发明以前,文献、书籍的保存和流传主要靠传抄。在传抄的过程中,由于祖本本身问题致使抄写者无法识别,或者抄写者疏忽大意,又或者抄写者水平所限,就难免造成讹误。葛洪《抱扑子·遐览》中引谚曰“书三写,鱼成鲁,帝成虎”,即反映了古籍在传抄过程中以讹传讹的现象。这主要表现在致讹、致脱、致衍和致倒四个方面。
二、刻误。自唐代发明雕版印刷后,文献典籍流传的数量日益增大,同时书籍也开始大规模商品化起来,出现以赢利为目的的坊刻本。刻工或书贾的偷工减料,如删字句(甚至章节),给古籍带来淆乱。如明代刻书风气极不严谨,建阳刻书虽多但因校勘粗略,纸墨俱劣,在当时就受到读书人的强烈批评。朗瑛在《七修类稿》云:“我朝太平日久,旧书多出,此大幸也。惜为建阳书坊所坏。盖闽专以货利为计,凡遇各省所刻好书,闻价高,即便翻刻,卷数目录相同,而于篇中多所减去,使人不知……”清代陆心源《仪顾堂题跋》卷一《六经雅言图辨跋》中对明人妄改乱刻古书说过这样的话:“明人书帕本,大抵如是,所谓刻书而书亡者也。”即反映了这一现象。
三、校误。由于校勘者态度不够严谨审慎或为水平所限,往往出现误校(如妄删、妄增、妄补和妄改)。王念孙在《读淮南子杂志书后》列举的“因字不习见而妄改”“不识假借之字而妄改”“不审文义而妄改”“改字以合韵而实非韵”等条;陈垣《元典章校补释例》列举的“妄改”“妄添”“妄乙”(校改时将不应乙正(意为勾正词句的倒误)的改错了,是为妄乙)以及“不谙元代用字而误” “不谙元代用语而误”“不谙元代名物制度而错改原文”等条,皆为这方面的例证。顾炎武在《日知录》卷18“别字”条中说:“山东人刻《金石录》,于李易安《后序》‘绍兴二年玄黓岁壮月朔’,不知‘壮月’之出于《尔雅》,而改为‘牡丹’。”清人黄廷鉴在《第六弘溪文钞·校书说》中说:“妄改之病,唐宋以前谨守师法,未闻有此;其端肇自明人,而盛于启、祯之代。凡《汉魏丛书》以及《稗海》《说海》《秘籍》中诸书,皆割裂分并,句删字易,无一完整,古书面目全失,此载籍之一大厄也。”陈垣先生利用元本及他本校补沈刻《元典章》,得谬误多达一万三千余条。由此可见,校勘是一柄双刃剑:既可以砍掉错误的东西,也可以砍掉正确的东西;一方面可能改正了古书的一些错误,另一方面又可能造成新的甚至是更大的讹误。
四、校点误。吕叔湘在《整理文献的第一关》中指出,“标点是整理古籍的第一关”。如果断句错了,文意必然难通。中华书局标点本《归田琐记》43页“食有脱粟饭,出无款段、马”。“段”、“马”二字旁标有专名号,中间加顿号,是以为二人之姓,不知“款段”是形容马缓缓而行的样子。再如中华书局1982年断句本《东京梦华录》72页“有酒肆在其侧。号仁和酒。有名于京师”。酒肆怎能号“仁和酒”呢?于理不通。应作“有酒肆在其侧。号仁和。酒有名于京师”。再如1934年时代图书公司出版了刘大杰标点、林语堂校阅的《袁中郎全集》,断句错误甚多,其中《广庄》篇几句的正确标点应是:“色借日月,借烛,借青黄,借眼,色无常。声借钟鼓,借枯竹窍,借……”但该标点本却误点为“色借,日月借,烛借,青黄借,眼色无常。声借,钟鼓借,枯竹窍借……”贻笑大方,被鲁迅讥为“借得一塌胡涂”。
五、注释误。给古籍作注,目的是给时人或后来者阅读理解提供方便。然而,正如清段玉裁所说:“著书难,注书尤难。”在注释过程中,由于著者自身的原因,难免出现无意而为的淆乱。如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不求甚解”是什么意思呢?《古文观止》三个版本有三种注法:一是“不过分寻求深奥的解释”;一是“不拘泥穿凿,强自为解”;一是“只求了解书中精神”。孰是孰非,令读者无所适从。又如《庄子·逍遥遊》中:“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其中的“息”被多家注释为“休息,止息”,这是不恰当的,正确的解释应该是作“风”讲。另外,有些注疏者(尤其古人)在征引别人的注释时,不详署姓名,如《十三经注疏》频繁出现的张氏、周氏、马氏等,他们到底是何许人,令一般读者疑惑。这虽不算作注释错误,事实上却给古籍造成了淆乱。
造成古籍毁损、淆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整理古书的过程中具戒备之心,对待古书不可全信,也不可完全不信,对勘正古籍持审慎态度。(赵有福)

本帖的地址:http://gudaimiji.com/thread-46674-1-1.html

5000G本古籍古书资料打包提取 https://pan.baidu.com/s/14d--jAK0Sh_npVInyYZxmQ 提取码: mawx


2、梅花易数紫微斗数奇门遁甲易经易学六爻占卜算命看相法术奇门大六壬。

3、风水大师家居风水阴宅风水寻龙点穴阳宅风水风水墓葬建筑风水分金定位风水玄学。

4、中医古籍中医针灸中医穴位中医脉学中医方剂中医医案中药本草中医经方中医秘方。

5、道家珍藏道家功法道家丹道道家法术道家符咒 道家养生道藏双休道家修真道家卜算。

6、古籍藏书古籍医藏古籍儒藏古籍集藏古籍诗藏古籍佛藏古籍子藏古籍史藏古籍道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Copyright © 2001-2012 | 古秘籍网  版权所有 ( 浙ICP备15016833号-2 ) | GMT+8, 2024-12-22 22:4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