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秀场

晒一晒 图片秀
查看: 13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旷世奇书归烬记,804年浮沉旧梦

[复制链接]

525

主题

1070

帖子

1070

积分

创世尊者

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

UID
1
精华
2
2147407596
贡献
761
银币
50354
在线时间
38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1-23

在线时间富甲天下论坛创始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 14:20: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故事的主角是本书。
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即天下大定的第三十四年。
大分裂时代的记忆,对宋帝国新生代的子民来说,只存在于父辈们遥远的讲述中,这很像一个盛世的开端——即使到了近古时代,稍稍远离死亡,也足以符合标准。
盛世藏书,而此时官府的藏书数目为:一万卷。
一万卷大概处于什么水平呢,唐代巅峰时期的官方藏书达七万九千卷,即使上溯到隋代末年,也有三万七千余卷。
这显然与一个盛世应有的体面不大相称。
于是太宗便命人搜亡求佚,校刻图籍,并建崇文院,“移三馆旧书实之”,名为秘阁。
其中史部首先刻的是前三史,即《史记》、前后《汉书》。
这批刻书,直到真宗咸平二年(999年)方才竣工,又命三馆抄写两份副本,置于龙图阁和太清楼,正本除少数特赐两府外,尽收秘阁。
仅仅十六年后(大中祥符八年),“王宫火,延及崇文、秘阁,书多煨烬”,只剩下龙图阁和太清楼所藏抄本。
直到仁宗朝重建崇文院,张观奉撰《崇文书目》,即依重写抄本。
然而秘府刻本却并未消失于世,少数御赐两府的本子被保存下来。
其后又经靖康之难,“宣和、馆阁之储,荡然靡存”,民间藏书亦不免罹兵燹。
北宋初年版本,到了南宋已非常罕见。
直至元初的某一天,一部孑遗的北宋版《汉书》碰到了它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主人,并且这个名字极其有重量——赵孟頫。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赵宋宗室,降元后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谥文敏。
赵孟頫博学多才,诗画名满天下,被称为“元人冠冕”。
但他作为元初的一大藏书家,却易为人所忽略。
就数量来说,赵氏藏书并不算多,但极为精到,清代学者叶德辉说:
“宋板书自来为人珍贵者,一两汉书、一文选、一杜诗,均为元赵文敏松雪斋故物”。
赵氏于何处得到这部《汉书》已不得而知,入手后珍贵无比,恭题跋文,其跋曰:
“聚书藏书,良非易事。善观书者,澄神端虑,净几焚香。勿卷脑,勿折角,勿以爪侵字,勿以唾揭幅,勿以作枕,勿以夹策,随开随掩,随损随修。后之得吾书者,并奉赠此法。”
赵孟頫是个聪明人,所以题作“后之得吾书者”:无论是传之子孙,还是易于他手,只要后世接触到这本书,都有异代之缘。
他把自己读书的虔诚归纳为数诫,愿保此书在百年之后,仍得善待。
当然,如此宝物,能世代传家自然是最好的,为防止子孙有不肖者变卖,他还在牒文前页自题画像一副,也是其仅有的传世肖像。


结合赵孟頫之生平,他对《汉书》恐怕有更加深层的感情:
一则此为宋初刻本,身为宋朝宗室,忆昔扫清天下,文武承平,岂能无慨。
二则所谓崖山之亡中国也,夷狄代汉,汉岂非《汉书》之汉哉!
况赵孟頫身为元臣,此痛与耻,当更倍之。
其后一百多年间,赵府《汉书》并没有流通的记载,直到明代中期,为同郡陆完所藏。
陆完早年以平寇进兵部尚书,后改吏部尚书,遂在家乡造园藏书,有楼曰“五美堂”,以其所藏五卷珍本名之,《汉书》居五美第一。
但没过多久,陆完因宁王造反案,坐罪入狱,虽万幸保全,家产却被抄没,五美堂藏书也多流散民间。
到了成化年间,昆山有一个针线商人,叫顾恂,家有薄财,五十七岁上与店铺婢女私通,得了个小儿子,取名鼎臣。
这个孩子非常聪明,二十多岁便中了状元,并且善作青词,很受痴迷长生术的正德皇帝喜爱。
父以子贵,顾恂也被朝廷赠了个浮夸的虚衔:光禄大夫柱国少保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既然阔了起来,便要装点门面,第一法门就是藏书,这点连国家都不能免俗,洪武元年,朱元璋问解缙文渊阁藏书书目,解缙直接告诉他“缺的多”。
朱元璋就叹气道:“士庶家稍有余资,尚欲积书,况朝廷乎”就拨给解学士一大笔专项资金,让他看着买买买,别讲价(勿较值)。
于是阔起来的顾恂老爷子也学着先帝的气派收了许多书。
顾恂并不算一位藏书家,故而购书泥沙俱下,并不审慎。
但这次,瞎猫碰到死耗子,他确实赚到了,即使其余全烧了,就买一本也赚到了。
是的,陆完抄家后流传于世的宋板《汉书》即在此中。


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太仓州人,与陆完(吴兴)同属吴郡,也算是同乡。
在我的印象里,王世贞是特别漂亮的一种人,就是说如果在小说中,他的人设应该属于完美/早慧/贵公子类型。
十七岁中秀才,十八岁中举人,二十二岁中进士,这样的履历已爆常人数条街,但比之他的才艺,恐怕又不值一提了。
陈田在《明诗纪事》中说:
“弇州(王世贞)负博一世之才,下笔千言,波谲云诡,而又尚论古人,博综掌故,下逮书、画、词、曲、博、弈之属,无所不通。”
而现代提到王世贞,读过文学史的人第一反应是“后七子”,后七子嘛,大抵是“全真七子”“武当七侠”水平,一般这种以组合形式出场的都是二流以下角色。
但当我偶然读到这位曾经“操柄文坛二十年”的二流诗人某些非著名诗作的时候,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下面随便录两首吧:
《戚将军赠宝剑歌》二首:
毋嫌身价抵千斤,一寸纯钩一寸心。欲识命轻恩重处,霸陵风雨夜来深。曾向沧流剸怒鲸,酒阑分手赠书生。芙蓉涩尽鱼鳞老,总为人间事转平。
总之,诗都好到这种地步了,依旧是一个“酱油”角色。
那么上面没有提到他还是明末一大藏书家,也就不足为奇了。
王世贞藏书首先是数量多,“凡三万卷”,还记得宋初馆藏数量么?
一万卷呐。
其次是质量高,“尔雅楼庋宋刻书,皆精绝”。
这样一个阅书无数的大藏书家,历数自己收藏的时候,仍以宋版两《汉书》为第一,例如他在此书跋中写道:
“余平生所购《周易》、《礼记》、《毛诗》、《左传》、《史记》、《三国志》、《唐书》之类,过三千馀卷,皆宋本精绝。最后班范二书,尤为诸本之冠。”
而此书流传到王世贞手中,还有一段很特别的故事。
前面说到,王世贞和陆完同为吴郡人,王世贞的生年,正好是陆完的殁年。
陆完抄家,五美堂藏书流出之时,王尚未出世。
后来王世贞藏书日富,自然会留意这卷珍宝的去向,明面的流向表明已为昆山顾恂所得,但顾恂是个小商人出身,于藏书也不甚了解,很快又易手了。
说来也算天命有归,才过几年,在一个书商处,王世贞便撞见到了这部搜寻已久的《汉书》。
但书商也是个识货的行家,心知这本书的价值,几番议价皆未言合,最后王世贞的富/官二代光环双爆发,直接跟书商说:
“我看咱们也不要按金论价了,这又不能刷卡,你开的那价格,换成金子你也带不回去。我有一处庄园,给你,书给我。”
就这样,《汉书》纳入了王富帅的收藏。
据其跋文描述《汉书》入手之时:
“桑皮紙,白洁如玉,四旁宽广。字大者如钱,绝有欧、柳笔法,细书丝发肤致,墨色精純,溪潘流瀋。盖自真宗朝刻之秘阁,特赐两府,而其人亦自宝惜,四百年而手若未触者。”
须知字画图籍非同金石,四百年间刀兵水火,而能保全如新,必需每一位经手者都恪尽赵孟頫的读书箴言,所以我们感谢赵孟頫、王世贞这样有才学的藏书家,同样要感谢陆完、顾恂、乃至无名书商。
王家有“弇山园”(不是换书的那座),时号东南第一名园,王在园中凉风堂后建藏书楼“小酉馆”,另建“藏经阁”藏经学之书,建“尔雅楼”藏宋椠元刻,而于“九友斋”专藏宋本精善,《汉书》即藏于此。
张应文是王世贞的好友,也是一位收藏家,著有《清秘藏》,书中记叙说他曾见过许多宋版书,“一一皆精好”,但比着王世贞所藏《汉书》,却“不及多矣。”


出于喜爱,王还邀请文徵明的弟子陆师道,依照赵孟頫的先例,为自己绘一副小像于次页,标签以文徵明八分书题写。
若移到现代,即便把书、画撕下来单卖,也是价值连城,何况对于这部书来说,仅仅是锦上添花。
既然说到王世贞藏书,就不得不提同时代的另一位大藏书家:范钦。
“天一阁”的故事,许多人都有了解。史载王范二人交情甚笃,“相互抄读所藏”,但二人往来尺牍,似不甚提及这部宋板《汉书》。
更可惜的是,王世贞藏书,也没有像范家那样通过宗族约束,传之后世。
嘉靖三十八年,王世贞的父亲王抒因误失军机被斩,自此,王世贞家境由盛而衰,中年后王世贞对宦途完全失望,转心学术,而《汉书》也早早传与儿子王士骐,似作身后之计。
但在他去世不久,王士骐便出售了这本书,在卖书的前夕,他于书末亦作一跋:“此先尚书九友斋中第一宝也。近为国税新旧併急,不免归之质库中,书此志愧。”
先尚书即是故去的王世贞。
我们不知道王士骐遭遇了怎样的经济困境,肯把这本书抵税,但也不能过分苛责于他——“先尚书九友斋中第一宝也”,分量和意义他都是清楚的。
史传他坐狱削籍,屡荐不起,以刚直终,恐怕境遇不会太妙。
只是这一切距离王世贞以庄换书的日子,都太过遥远了。



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常熟人,官礼部侍郎。
降清,官礼部右侍郎。他早岁即登科第,交游天下,曾兼购刘风、钱允治、杨仪、赵琦美四家藏书,更不惜重金购置古本,几乎每日都有书商载着成捆的古籍登门来售。
关于钱谦益与宋板《汉书》的故事,甚至比王世贞“鬻庄买书”还要传奇。
据《牧斋遗事》所载:
当初,钱谦益购得这本书,出价仅为三百余金。因为两《汉书》中的《后汉书》缺两册,卖家才愿意减价。
钱谦益入手后视若连城之璧,遍寻书商,想补全缺本。
某天,一个书商在乌镇停船,上岸买面作晚餐,见面铺主人从破筐中拿出两本书来包裹吃食,商人认真看了看,竟然是宋板的《后汉书》。
书商心中大惊,暗自窃喜,却面不露色,拿几文钱买了下来,但前几页已经没了。
书商问主人前页哪去了,店主回答说:刚才对门拿去裹面,你去跟他要罢。
全书得手之后,书商连夜奔赴常州,谒见钱谦益。
钱大喜过望,盛筵款待,付给他二十金。
于是这卷珍宝,才得以完整收藏。
《牧斋遗事》对钱谦益的记叙并不友好,故事明显富有戏说色彩,购书过程在钱的《有学集》中也有记录,但简略很多,止说从黄尚宝购于新安富人,并未有补全一事,而且出价金额也非“三百余金”,而是“千二百金”。
收得两《汉书》书时,钱谦益即抄录一部供阅读、校勘之用,原书则置于特制的木橱存放在拂水山房。
京山有个人叫李维柱,是本宁先生李维祯的弟弟,书法学颜真卿,当时在钱府上看到了宋板《汉书》。
他沉默良久,继而转身对钱谦益说:“如果能拥有这本赵孟頫家的《汉书》,一定要每天焚香祭拜,奉若神明,死了也要带着它到九泉之下。”
钱闻之得意,微微颔首。
但实际上,在大明朝最后的岁月,钱谦益的仕途、经济都很蹇促。
特别是崇祯元年,被温体仁、周延儒排挤革职,一闲置就是十余年。


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钱谦益五十九岁时,迎娶二十三岁的柳如是,舆论哗然,但钱毫不在意,新婚之后便开始在虞山选址,建筑“绛云楼”和“红豆山庄”,按钱的意思,到了这个年纪,仕途已经不作他想,有名园(绛云楼)、美姬(柳如是),和毕生藏书,便“有终焉之志”。
但是在绛云楼建成前后,他遇到了一个困难。
这个困难不知道有没有日后的“投水”和“剃发”艰难,反正是挺难的。
什么事呢:他没钱了。钱谦益姓钱,早年也确实有钱,少年还未入仕的时候,就能“重金购置古籍”,买别人家藏书都论单目批发,看来很有家底。但他也是一位手大的主,当年冒辟疆和董小宛的佳缘,全赖钱谦益赠予巨资襄助。而且钱谦益还挺爱送别人书,当然前提是自己已经有了,无论宋板还是珍本,随手送人,不较其值。
所以到盖楼这个节骨眼上,没钱了。
没钱了怎么办呢,还有柳如是和书。
媳妇自然是不能卖的,只好卖书。
藏书难,卖书更难,对于藏书家来说,卖一本书就是割一块肉,而绛云楼的工钱换算下来,如果避重就轻地卖书,那就不是割肉了,那是凌迟。钱谦益觉得这样太痛苦了,还是一刀给个痛快比较好,方法只有一个,把宋板《汉书》卖了。
一部就够了。陈寅恪先生在《柳如是别传》中说“牧斋售书之日,与绛云楼上梁之时,相距甚近。两事必有相互关系无疑。”
陈寅恪还说:“牧斋平生有二尤物。一为宋椠两汉书,一为河东君(柳如是)。”
那么,卖给谁呢,对古籍有点了解的同学应该脱口而出一个名字:毛晋。
明末清初,在江苏常熟有一句民谚:“三百六十行生意,不如鬻书于毛氏”,谚语中的毛氏就是明末的大藏书家兼出版家毛晋。
毛晋之所以在藏书上有那么大的影响,主要因为他买书肯出高价,特别是宋元版本,按页论价似乎也从毛晋开始,他还在门口贴了一则广告:“有以宋版椠本至者,门内主人计页酬钱,每页出二百;
有以旧抄本至者,每页出四十,有以时下善本至者,别家出一千,主人出一千二百。”
所以钱谦益如果想卖宋板《汉书》第一人选应该是同乡毛晋,然而在钱毛二人的书信中,却并没有提到此事的只言片语。
不过钱和友人李孟芳的书信中却有详细的记叙:“空囊岁莫,百费蝟集。欲将弇州家《汉书》,绝卖与子晋,以应不时之需。乞兄早为评断。此书亦有人欲之,竟不欲落他人之手。且在子晋,找足亦易办事也。幸即留神。”
但最终的结果,是这本书没有卖给毛晋,而是卖给了一个特别奇怪的人。
买家叫做:谢三宾。


谢三宾是一个特别难看的人。这个难看不是说长得难看,而是人设难看。
钱谦益降清,历来为人所讥讽,还有诸如“水冷”的段子,我却不觉得他难看。
我就觉得谢三宾难看。
谢三宾,明末清初藏书家,字象三,四明人,天启元年参加浙江乡试时,钱谦益为主考官,按惯例钱是谢的座师,谢三宾后来藏书也是受钱的影响,还颇有争胜之意。
早年追求柳如是的贵公子很多,谢三宾也在其中,柳如是离开陈子龙后,为避免谢三宾的纠缠,要求“避迹”,后经汪然明的介绍,才投奔钱谦益。
钱谦益娶柳如是后,一直很穷,经常鬻书贴补,谢打了不少秋风。
所以我很怀疑,在钱谦益和李孟芳的书信中,“此书亦有人欲之,竟不欲落他人之手”,就是说的谢三宾。
个中委曲,我们已不得而知,最终《汉书》还是归了谢氏。
卖书前夕,钱谦益老泪纵横,这让人想起当年王士骐卖书的景况,但钱谦益对《汉书》的感情绝对超过王士骐。
钱最后的跋文如下:
“赵文敏家藏前后汉书,为宋椠本之冠,前有文敏公小像。太仓王司寇得之吴中陆太宰家,余以千金从徽人赎出,藏弆二十余年,今年鬻之于四明谢象三。床头黃金尽,生平第一杀风景事也。此书去我之日,殊难为怀,李后主去国,听教坊杂曲,挥泪对宫娥一段,淒涼景色,约略相似。癸未中秋日书於半野堂。”
钱谦益以李后主自况,离开了这部书,就像一个帝王离开了他的国。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这才是痛苦的头角乍露。
此时的历史坐标,是崇祯十六年,最后一个汉族王朝覆灭的前一年,而他,把天下最珍贵的一部《汉书》,卖了。
他的生命还有二十一年,在历史中二十一年不过刹那而已,但对于个人来说,二十一年很长,长到足够想明白一件事,想明白一个人。
而他一定会想起这部《汉书》的第一个主人——赵孟頫。
1644年,有两种叫法,可以说明崇祯十七年,也可以说清顺治元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自缢身亡。
次年,清兵攻至南京,钱谦益迎降。
而怀有《汉书》的谢三宾,已早一年归顺了,足以证明“弟子不必不如师”。
入清以后,钱谦益和柳如是居于绛云楼,虽然《汉书》已经失去,但好在其余藏书大致无缺,他把这些书重新修缮,分区置放,另设七十多个大书柜,珍藏宋刻孤本。
有一次曹溶去拜访,晚年的钱谦益看着这些藏书对他说:“我老来很穷,但就藏书来说,我可很富呢。”
然而十几天后,传来消息,绛云楼失火,毁于一旦。
钱谦益,这个自称富得只剩下书的人,连书都没有了。
但值得庆幸的是:
一、他还有柳如是。
二、两《汉书》早先卖与谢三宾。
这是两件事,也是一件事。
谢三宾没有得到柳如是,但得到了钱谦益的两《汉书》;
钱谦益失去两《汉书》,但也保全它未焚于大火,并以鬻书之资供养了和柳如是在绛云楼的神仙岁月。
佛家是讲果报的,所以晚年的钱谦益深研释典,恐怕于此应有感悟。
在谢三宾的篇章里,讲了太多的钱谦益,那么谢呢?
他就没那么有趣了,清兵入关后,谢三宾把藏书迁于密林山寨,将大册图书蘸上油,短小图书用棉花包上,一把火烧了。
如果一个人有殉国的勇气,他不仅焚书亦当自焚;
退而取其次,如果有偷生的勇气,就应当好好保存记录;
像谢三宾这样,是真正的懦夫,他不仅不敢面对死亡,还不敢面对历史和内心。
但谢三宾也做了一件好事——他的焚烧书目里并没有钱谦益的宋板两《汉书》。
我更倾向于,他不敢烧,或者说没有权利烧。
藏书流传至此,每个得到它的人都应明白,自己不过是经手者,而非拥有者,就像曲水流觞一样,酒杯从上流传来,在你面前稍作饮酌,终须撒手任它向下流驶去,而那是无关乎你的岁月。
人要认命,这不是俯首,而是抬头,不是迷信,而是天理昭昭。
顺治十五年,七十六岁的钱谦益游历杭州,浙江左布政使张缙彦为东道,席上张缙彦恭敬地说:“我有一部书,请您鉴定一下真伪。”
钱谦益是藏书大家,为人鉴伪也属常事,并未在意,便请张缙彦取书来观。
但当他看到缓缓取出两《汉书》的时候,还是愣住了——整整十六年,上一次见他还是明臣,现在已是清臣,而张缙彦的经历和他几乎一样(张缙彦还为自己取了个别号:贰臣),只有《汉书》依然是《汉书》。
张问:“听说这以前是先生的藏品?”
钱谦益说:“是的”两个字出口的时候,他的脑海中掠过许多人事,年轻时的柳如是,刚建成的绛云楼,初到手的两《汉书》、以及南京城大雨中的出降,还有那场毁灭一切的熊熊大火。
最后竟然定格在一个他几乎都已忘却的瞬间:李维柱转身对他说,如果能拥有这本赵孟頫家的《汉书》,一定要每天焚香祭拜,奉若神明,死了也要带着它到九泉之下。
不知怀着怎样的心情,钱谦益与张缙彦一一对证了这部书的细节,从赵孟頫的箴诫,陆师道的小像,文徵明的标签,王世贞的题跋……钱谦益回去以后把这件事写成《书旧藏宋雕两汉书》一则,其中用“楚弓楚得”的典故,希求内心释怀。
两年后,张缙彦在浙江任上,因文字狱获罪,流徙宁古塔。
次年携图书歌伎出关,与吴兆骞等诗酒唱和,老死不还。
在他出关前,钱谦益曾为其写过一篇序文,其间提到了自己和宋板《汉书》的过往,似乎有所恳求。
但最终不了了之。
这部奇书也就忽然沉寂在世间。


自张缙彦获罪到乾隆朝的一百年中,还有一个小插曲。
康熙年间,有人把这部《汉书》带到了京师,并开出天价。
兵部尚书梁清标出价五百金,那人却又不愿出售,从此再无音讯。
值得一提的是,梁清标和钱谦益、张缙彦一样,都是贰臣。
乾隆九年(1744),乾隆帝命内臣检阅宫廷秘藏,选择善本进呈御览,列于昭仁殿,赐名“天禄琳琅”,为清廷收藏善本珍籍的专门书库。
此后的三十一年间,由民间征收的珍籍孤本尽收内府,馆藏大为扩充,大臣于敏中、王际华等十人受命整理入藏昭仁殿的善本书籍,“详其年代、刊印、流传、藏弃、鉴赏家采择之由”,编成《天禄琳琅书目》:计有宋版7l部、金版1部、影宋抄本20部、元板85部,明版252部,总共著录善本书429部。
在历朝版中,以宋板最为珍贵,而在宋板中,“前后《汉书》雕镌纸墨并极精妙,实为宋本之冠”。
两《汉书》如何流入内府,已不得而知。
总之,在乾隆帝1744年发现它之前,就已然收入官藏。
当乾隆帝得到它的时候,欣喜欲狂,兴奋之下,连题两跋。
不能尽兴,又钤御玺近十方。
仍觉意不能尽,于是仿效赵孟頫、王世贞旧例,绘御容其上,更题诗一首,虽然诗很糟,但大体说明了流传:
其诗曰:
冠冕琳琅天禄收,因刊书目阅从头。吴藏本自赵魏国,楚得重归王弇州。久入上方不知故,兹编四库识其由。旧杯新斝多佳玉,却笑无能大白浮。
不管乾隆如何笔墨糟蹋,这部流传八百年的瑰宝,终于有了一个稳定的归宿。
在此之前,它是由无数爱书之人,凭个体之力,接力一般保存了下来,他们有的家道中落,有的获罪抄家,有的经历改朝换代,有的甚至没留下任何痕迹。
但一经国家收藏,这些都不再是问题。
此时,离我们现在的时间坐标,只剩二百多年,对于两《汉书》八百年的寿命来说,不算很久,也只是之前的一个经手而已。
清嘉庆二年(1797)十月二十一日晚,乾清宫发生大火,乾清宫与弘德殿、昭仁殿两配殿皆成废墟,天禄琳琅所藏429部善本,全部化为灰烬。
按照故事的套路,这一段开头,应该有“然而”两个字,就像宋真宗秘阁大火,然而有御赐两府的遗存;
就像绛云楼大火,然而钱谦益早已将它割爱于谢三宾。
然而,这里并没有“然而”。
993到1797,共计804年。
所以前面的两幅肖像只能是仿的。
存在,以自身为起点,向过往延伸的一条射线。
除了起点,我们把这条线叫做历史,历史可以是记忆,也可以是记录。人们渴望融入历史,通过记忆,通过记录。
于是,刻之甲骨,书之竹木,凿于金石,刊于纸张,但除了载体保存的时间长度之外,记录与记忆并没有什么两样,同样会忘却,会消散。
但人类的可贵就在于,在不断忘却中记录,在不断消散中传承。
一部书的故事,就到此为止。
忽然想起有关它曾经的主人王世贞的一些琐事,姑且作为结尾。
第一件事:王世贞22岁中进士,同榜有位朱同学,后来官做到了太史。
当初王世贞在朱同学家,看到了一本《六臣注文选》,同样是宋初的刻本,稍逊于《汉书》而已。
王世贞“几欲夺之”,但考虑到是他人心爱之物,“义不可而止”。
等他人过中年,有人拿着这本《文选》来出售,此时朱太史已经过世,睹物思人,前缘旧憾,王世贞非常想买下来。
但当时“束身团焦”(团焦,即是圆形小草房,盖王家经济已大不如前,且王世贞晚年修道,屏去玩好,非常简朴。),连拿庄园换来的汉书,也都传给了儿子,便惘然作罢。
第二件事:王世贞书房里有一位老仆人,很解王世贞的心意。比如王世贞想检索某部书某页某字,才张口,老仆就闻声找出,像提前准备好一样。
第三件事:王世贞曾著有《读书后》四本,当年抵国税捐给朝廷,等王世贞下世,王士骐才发觉连一本底稿都没有保存。
多年后,有一个货郎担子经过王家,王士骐竟在货担上发现了父亲的旧稿,遂得以刊印行世。
清人叶昌炽读到这几个故事,非常感慨,于是在《藏书纪事诗》中题了一首诗:
得一奇书失一庄,团焦犹恋旧青箱。眼前束笥呼奴子,身后骈枝向货郎。
首句云“得一奇书失一庄”,这是说王世贞少年意气,以庄换书的往事;
“团焦犹恋旧青箱”,团焦就是茅草屋,青箱是古代盛书的箱子,代指书籍,意思是说,当少年清贵老来落魄之时,还想念着那部曾经的旧书。
“眼前束笥呼奴子”,笥就是竹子,引申为竹简、书籍,大意为:生前与藏书耳鬓厮磨,连家中老仆都对它们了如指掌;
“身后骈枝问货郎”,骈枝,就是六指,比喻无用之物,但还有一个词叫“骈枝俪叶”,是钱谦益首创的,代指文藻文章,这句是说:死后这些带不走的无用之物,只有向货郎担上去寻了。

本帖的地址:http://gudaimiji.com/thread-46858-1-1.html

5000G本古籍古书资料打包提取 https://pan.baidu.com/s/14d--jAK0Sh_npVInyYZxmQ 提取码: mawx


2、梅花易数紫微斗数奇门遁甲易经易学六爻占卜算命看相法术奇门大六壬。

3、风水大师家居风水阴宅风水寻龙点穴阳宅风水风水墓葬建筑风水分金定位风水玄学。

4、中医古籍中医针灸中医穴位中医脉学中医方剂中医医案中药本草中医经方中医秘方。

5、道家珍藏道家功法道家丹道道家法术道家符咒 道家养生道藏双休道家修真道家卜算。

6、古籍藏书古籍医藏古籍儒藏古籍集藏古籍诗藏古籍佛藏古籍子藏古籍史藏古籍道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Copyright © 2001-2012 | 古秘籍网  版权所有 ( 浙ICP备15016833号-2 ) | GMT+8, 2024-12-22 01:23

返回顶部